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数智素养不可或缺
在人工智能时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方向和关键路径。有效培育教师数智素养,打造数智化教师队伍,是重塑教育生态、赋能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而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其数智素养培育直接关系到教育系统的转型升级,对于建成教育强国有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教师数智素养的调研情况
数智化意愿积极但技术知识储备不足
调研中,超 90%的未来教师愿意主动学习和使用数智技术资源,希望参加数智化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提升自身能力。然而,他们普遍缺乏对数智化技术知识的系统掌握,在人工智能、网页设计、信息安全等专业性较强技能方面尤为明显,40.8%的未来教师难以理解和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
数智基础技能扎实但高阶开发能力欠缺
未来教师注重自身数智技术技能的培育,能熟练操作在线办公工具等基础性数智化软件和设备,并应用于学习及教学内容生成。如 77.7%已基本掌握数字化图片加工与处理,75.4%学会视频资源加工与制作,多数能在智慧教室开展相关活动、利用模拟教学完成任务。但多数未来教师仅掌握基础操作,对数智化软件高阶应用和设备自行开发调试能力有待提升,31.4%未掌握大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使用。同时,数智化工具虽提升了研究创新水平,但未来教师在利用电子数据库开展科研方面存在不足,18.2%对使用电子文献库下载论文不熟练。
数智化资源整合初见成效但教学实施仍有待突破
未来教师普遍认同利用数智化技术培养学生,积极尝试将其融入思想品德等教育中,92%认为应利用数智化手段培养学生数智素养。他们掌握了一定数智化数据分析能力,76.6%能熟练使用至少一种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学业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此外,未来教师对国家数智化相关法治规范有一定了解,对虚拟化、网络化信息资源有警惕和防范意识。
提升未来教师数智素养的对策建议
辽宁师范大学课题组基于调研数据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确立数智素养为未来教师核心专业素养。具体包括制定未来教师数智素养发展规划,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及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共同研制统筹全局的战略规划,明确数智素养内涵、维度、目标与任务;构建未来教师数智素养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