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0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最重要的原型人物,谁也想不到,“他”就被藏在秦可卿房里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890
金币
12295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9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5) —
《红楼梦》中,有一些历史人物是经常出现,被不断提及的。尤其像李商隐,苏轼、秦观和陆游,更是在书中屡屡“出场”,他们或直接被提及,或以作品典故的方式呈现,很多时候对情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婉约派词宗,他对《红楼梦》的主旨,属于提纲挈领一般的重要,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在秦可卿房中见到的那副对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据曹雪芹说是 “秦太虚” 所作。
秦太虚就是秦观的号。但是否写作了这副对联则不见于史料记载,普遍观点认为,其与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一样无考,是曹雪芹假托的作品。

至于目的也很简单,秦可卿房间算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贾宝玉进而入梦,其中见到的十二样人事物,就对应的是梦中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诸人。唐伯虎与秦观,以及作品要分开影射不同的金钗,才不用他们本人的作品,只以假托设定。
说回秦太虚,与秦可卿同姓秦,以“秦”喻情,就是“情·太虚”,这就分明预示出“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的太虚幻境名字,极可能就由“秦太虚”三字而来。而《红楼梦》情之主旨,或许就源自秦观词中所呈现的情感主题。
如果要找一首最契合《红楼梦》感情主旨的秦观词,又贴近金玉良姻与木石姻缘的设定,非《鹊桥仙·纤云弄巧》莫属。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以牛郎织女被拆散为切入点,讲述的却是超越生离死别的爱情升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岂不正是宝黛爱情的写照,也是金玉良姻最终结果的呈现。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终身误,演绎的就是一场生离死别。但通过秦观的词,将爱情的主旨于现实得到升华为曾经有用,以短暂的美好,胜过求不得。算是对爱而不得的“大和解”。
太虚幻境“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情”之核心就在于“求不得”,最终就应该以“情”化之,这或许才是太虚幻境真正的作用,也是秦观之于《红楼梦》的意义。
还不仅止于此,第六十三回的群芳夜宴掣花签,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说是一句唐诗,当出自唐代罗隐的《牡丹花》一诗。可原诗却是“任是无情亦动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则出自秦观的一首《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内容是写观唐代名妓崔徽的肖像画后有感。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而正是这首词,竟然集合了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容貌描写的重点,推测也是为曹雪芹所借鉴。
上阕 “水剪双眸点绛唇”,与薛宝钗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的形象相符;下阕 “谁记当年翠黛颦”,则与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以及 “颦颦” 之名所蕴含的 “病如西子胜三分” 的形象相近。
秦观这首词,上下阙分别对应了薛宝钗与秦可卿,一如秦可卿房中的那副对联,同样是上联影射薛宝钗,下联影射林黛玉。
“嫩寒锁梦因春冷”,典出唐代诗僧齐已的《城中示友人》:“重城不锁梦,夜自归山”,意思是“城池庞大森严,就算留住他的人,也不能阻其梦中归山(寺)。”表达的是一心向佛的决心。这句对联的核心意义,与贾宝玉一心出家而去对照,凸显的是薛宝钗在丈夫离家出家,姻缘失败后的凄苦结局。

“芳气笼人是酒香”,应是套用陆游的《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昼暖”。虽说“晴有林风,袭为钗副”,但其实花袭人本是草木人,又与林黛玉同辰,还同样与贾宝玉有缘无分,外嫁他人,“不是咱家人”亦是林黛玉的影子。而陆游被母亲逼迫休掉发妻唐琬,另娶王氏的《钗头凤》典故,也与王夫人反对宝黛姻缘,贾宝玉在林黛玉外嫁后,另娶薛宝钗的姻缘悲剧如出一辙。
还有,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悲愁喜乐酒令,酒底“雨打梨花深闭门”同样出自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讲述妻子在家等候丈夫不归的痛苦和幽怨。分明就对应的是薛宝钗的余生孤苦。
所以,秦观秦太虚,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相当于是立住了“情”的骨干,曹雪芹在其上添加血肉,才有了如今的《红楼梦》,通过上面两个线索佐证,当是不虚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离线wyr2009

UID: 749263

发帖
1073
金币
16
道行
101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0
最后登录: 2025-04-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9
这个人物象谜一样的存在,恐怕只有曹公自己知道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890
金币
12295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9
关于《红楼梦》中秦可卿房内隐藏的原型人物,学界存在多种争议性观点。结合秦可卿房间的器物描写与人物背景,最核心的线索指向以下两类原型猜想:

一、皇室身份的暗喻:废太子胤礽之女
房间摆设的皇室象征
秦可卿房内陈设涉及武则天宝镜、赵飞燕金盘、杨贵妃木瓜等物件,甚至包含寿昌公主与同昌公主的卧榻与联珠帐。这些器物均与历史中著名皇室女性关联,暗示其身份远超普通贾府媳妇。刘心武认为,这种「借古喻今」的描写实为影射秦可卿原型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之女,因政 治风 波被秘密收养于贾府。

葬礼规格的异常性
秦可卿葬礼出现“八公送殡,四王路祭”的皇家规格,远超贾府其他人物。若原型仅为普通官员之女,这一安排显然不合逻辑,唯有皇室成员身份能解释其特殊待遇。

二、历史人物的投射:崇祯帝与同昌公主
崇祯帝的象征解读
有学者提出秦可卿自缢天香楼的情节,影射崇祯帝在眉山自缢的结局。二者均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贾府由盛转衰/明朝灭亡),且其死亡方式与政治背景存在相似性。

同昌公主的关联
同昌公主因奢靡生活与早逝间接引发唐末动乱,秦可卿的体弱多病、奢华葬礼与贾府后续衰败形成呼应。此外,同昌公主死后五个月才下葬的时间差,与《红楼梦》中秦可卿丧礼的延迟安排高度相似。

三、曹雪芹家族秘史的映射
部分研究者认为,秦可卿的原型可能关联曹家真实历史:

竺香玉皇后说:有观点称秦可卿影射雍正皇后竺香玉,其与曹雪芹的情爱关系及参与《红楼梦》创作的情节,暗示曹家与宫廷的隐秘联系。
政治避难说:结合清代“九子夺嫡”背景,秦可卿或为曹家庇护的废太子党成员,房内器物实为暗藏身份密码。
结论:多重原型的叠加设计
曹雪芹可能通过秦可卿这一角色,将历史原型(如废太子家族)、文学象征(如亡国君主)与家族秘史(如曹家政治危机)融合。其房间的器物既是对人物命运的隐喻,也是作者借“草蛇灰线”手法隐藏政治叙事的核心线索。这一设计使秦可卿成为《红楼梦》中最具争议性与解读空间的角色之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