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0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好东西》深度解析:专属女性的“尺度电影”,是觉醒还是噱头?[6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4729
金币
90202
道行
1981
原创
2384
奖券
2607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9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8) —

文/叶秋臣
我一直在思考《好东西》的第二篇影评该怎么写,反反复复删减多次,最终拖了好几个月才完成。



在《哪吒2》还未出现之前,电影行业正在经历严寒是公认的事实。
《好东西》在映期间拿下了7.21亿的票房成绩,对于此前遇冷的市场而言已经算很不错的水平,毕竟2024全年过10亿票房的电影也只有8部而已,这8部的总计票房还不到200亿。

在重温和二刷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部电影不能上倍速去看,《好东西》是非常依赖叙事节奏的片子。一旦加了倍速,很多留给观众的反应时间就极大缩短了,经常来不及消化其中的内容就只能匆匆略过。
我的二刷是在手机屏幕上看完的,与买票坐在电影院的观感有很大的差距,和剧情无关,就是题材的节奏性决定的。
因此建议如果再想去看的朋友,可以考虑投屏到电视上,不加倍速去看。
此前,我写过一篇《好东西》的影评,争议声很大。

大家似乎都有股戾气,电影的口碑也是褒贬不一。
自从网上的资源放出后,豆瓣分数也从9+的门槛,下降至8.9分。
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这部作品里更多的是善意的表达,只是用略带戏谑和讽刺的方式呈现出来罢了。

虽然已经下映许久且网上有了资源,但在此我还是要给个提醒,以下深度解析的内容涉及剧透,介意慎入。
1.关于片名
《好东西》的中文片名,与王铁梅(宋佳饰演)所在的公司,以及她运营的媒体号有关。
好东西拆开就是“女子东西”,刚好与本篇的女性题材相呼应,也与英文片名“Her Story”也做到了完美的契合。

东西既可以是“人”,也可以理解为“事”,更可以将其视作各种经历下的“故事”,指代比较广泛,符合电影的调性。
英文片名“Her Story”与“History”高度相似,从“His”(他)到“Her”(她)的改变也是再次扣题的表达,女性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

导演邵艺辉仅通过片名这个信息就告诉观众,她这部电影将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大家对于“他”和“她”的认知。
电影里还有个彩蛋,王茉莉所在的艺辉实验小学,刚好与导演邵艺辉的名字相对应。
2.关于角色
全片中只有两个角色拥有完整的姓名,一个是王铁梅(母亲),一个是王茉莉(女儿)。
王铁梅这个名字的元素,先天带有艰苦奋斗的特点,也会令人想起时代的变迁。拥有这个名字的人,代表着她也拥有铁的意志和梅的傲骨,顽强且坚韧。
她能够把女儿举起来放在脖颈上,随时随地抱住或者背着女儿,懂得修理家里大部分的电器,会通厕所并调侃大学选修了污水治理。
表面看起来是无所不能的“铁”人,实际内里也有扑鼻的“梅”香。

宋佳演得很到位,将人物的矛盾和纠结都表达出来了,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绽放了不一样的光彩。
“铁”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王铁梅拥有正面硬刚的勇气,不论是对这个社会上的不公平产生的不满,还是个体命运的波折,她都没有放弃。
“梅”的出现,代表着寒冬已过,春天快要到来,风雨之后总有彩虹,王铁梅也在自己的努力下正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女儿王茉莉,与母亲同姓,一脉相承。
“茉莉”清新高雅,是纯洁且未被世俗所污染的象征,用来形容小孩子再合适不过。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把所有的真相和善意都留给了小孩子,比如茉莉口中一直说的“不打拳”。
而他们刚好就是未来的希望,与王铁梅的角色特质相呼应。

曾慕梅的诠释很贴合这个人物,看来是完美继承了梅婷的美貌和演技基因,这个小孩姐的角色被她精准拿捏住了。
由于在单亲家庭长大,王茉莉比寻常的孩子更早熟,便从她的视角打开了这个大人世界不同的一面。

茉莉和铁梅都是花朵,母女俩的名字彼此呼应。导演以花喻人,同时也赋予了她们“幸福像花儿一样”的角色属性,让女性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是朵独一无二的红花。
红花要有绿叶配,既然故事里有了两朵花,必须要有互相帮衬的绿叶存在。
钟楚曦饰演小叶,从小缺爱的乐队主唱。我记得在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里她也是演恋爱脑,这算是目前最适合钟楚曦的角色赛道吧。《好东西》里有个剧情挺逗的,讲的是她追求的男人是眼科医生,并主动提出要给小叶做个检查,潜台词不就是“你眼神不好”吗,暗指她看男人眼光不行。
小叶作为王铁梅的邻居,机缘巧合之下与这对母子俩成了挚友,红花和绿叶就这样相遇了。
绿叶本质上是一种陪衬的角色,所以小叶是个倾听者,同时也展现出了自卑和敏感的那一面,有时候甚至会委曲求全,曾经还得过抑郁症。由于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母亲一味的否定,父亲甚至还会家暴,导致小叶时常缺少安全感,受到一点点关爱就会非常开心,即便是房东随手送的小礼物也能兴奋很久。


小叶的行为并不成熟,她都承认自己总在幻想,是个“小孩儿”。
在认识了王铁梅母女俩后,小叶逐渐变得不再幼稚,从心理上摆脱了“小孩儿”的特点。

即便小叶与王铁梅母女俩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相互帮助彼此,最后在精神层面也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
虽然王铁梅前夫是茉莉的亲生爸爸,但他是个表里不一的极致代表,与母女俩的人生态度并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貌合神离。

嘴上说着尊重女性,可只是个“女权表演艺术家”,演出来的。
他内心深处还是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的性别观念,总在强调自己小时候照顾了茉莉,实际上也代表着他在性别觉醒方面还停留在“婴儿”时期。

聚会吃面这段是整个电影的高潮,看着王铁梅的追求者小马也在,前夫专门提到了男女平等和性别红利等关键词,接着又和茉莉说跟爸爸一起去打拳,爸爸是打拳教练级别的。

茉莉明确拒绝不想打拳,前夫随即将话题转到了打鼓不打拳的矛盾点,认为自己才是茉莉的亲爹,你应该听我的(听男的)。
前夫这类人,并不愿意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与王铁梅母女俩渐行渐远,仅仅成为了血缘上的一家人,精神上并不同轨。

小马是王铁梅的追求者,他代表着一个尝试者。
渴望能够与王铁梅共鸣,但偶尔处于一种拙劣的模仿中,在这个学习过程里的小马,也是个“小孩儿”,对女性认知处于比较浅层的阶段,比如他提到一直以为月经是蓝色的。虽然在性别观念这个问题上有所觉醒,但还尚不成熟,仍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但小马能够吸纳新事物,他说自己吃饭店容易拉稀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成长,才能够真正与王铁梅灵魂契合。

3.关于成长
从王铁梅写的稿件里能看出,她已经与前夫离婚五年了,说明茉莉在单亲家庭里一直长期缺乏安全感,而妈妈的日常鼓励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反而让其逐渐麻木。
王茉莉的内心剖析,要从《我不再幻想》这篇作文讲起。
与小叶说自己“总在幻想”不同,这个小姑娘似乎很早就放弃了幻想这个能力。

小孩子曾经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和独特清奇,而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庸。
王茉莉似乎比其他的孩子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要更快,这也与她成长的环境有关。
在作文出现后,王茉莉再次强调了自己只是观众,因为老师说她很会鼓掌。
潜台词是,她不配站在舞台的中央接受掌声。

王铁梅给女儿选了学打鼓这个兴趣爱好,但王茉莉依然觉得做观众就挺好。

后来,小叶带着茉莉去听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她猜场景。
原来每一种家务活都是值得记录的旋律,在茉莉的脑袋里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音符。
幻想的能力,又一次开始生根发芽。
这场戏太治愈和浪漫了,我想反复看很多遍。
“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和电影相同,以此扣题。

和小叶的相处,让茉莉开始逐渐成长。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很有趣,王铁梅为了让茉莉更舒服地梳头发,专门安排了一个矮些的镜子安在墙上。
后来王铁梅梳完头发走出洗手间,茉莉转头就看向了大人的镜子。


接着,茉莉就变身了。
她开始勇敢自信,不再唯唯诺诺。
小叶的出现让她瞬间懂得了很多,幻想并不可耻,每个女孩子都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最后的王茉莉,原谅了那个她讨厌很久的男同学。
更是直截了当告诉老师,她不想表演成一个会鼓掌的观众,也不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机器。

她不再纠结和犹豫,她“自由”了。
从胆怯到勇敢,站上了属于她的舞台,成了一个很帅的女鼓手,享受着她应得的掌声。

不仅是茉莉,王铁梅也学会了成长。
王铁梅一直是个很拧巴的人,她凡事都想做好,但有限的精力并不允许。
最初,王铁梅只将男性视作不同属性的工具,在她写的单亲妈妈文章里说过,前夫是育儿属性,小马是欲望属性。

所以王铁梅才强调,她和小马不是能一起看电影的关系,因为看电影是恋爱,是伴侣,是亲密。
而王铁梅,只是将小马视作解决欲望的工具。

后来,王铁梅在与小叶等人的相处中,慢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就像她衣服上写的字,You can't do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所以,做自己就好。
仔细去看,王铁梅此前还穿过“Best Believe I'm Still Bejeweled”和“90%荒诞”等等,每一件都和对应的场景很搭。

在晾衣服的时候,衣服上写着“Not fragile like a flower, fragile like a bomb”,刚好就是后续王铁梅致敬的金斯伯格所说,另一件衣服“I dissent”也同理。
小叶的衣服也是,上面的内容也符合她的角色性格。
王铁梅在开导着一生缺爱的小叶,过程中也被小叶的鼓励所治愈。
Girls Help Girls,永远都在。
4.关于台词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台词我都非常喜欢,有点脱口秀抖机灵的味道,却没有那种金句鸡汤的矫情感,很直白。
虽然部分表达有些偏激,但依旧很带感,很过瘾。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理解,我仅将这些内容放在这里,汇总如下:
我不是那种喜欢点评人家女孩子的人。

追忆过去是油腻的开始。

你们的号没那么差,就是带货嘛,很正常,不然怎么活下去。主要是靠这个胡编乱造的,养活这个严肃枯燥的。


国内明星写不了,一告一个准。

职场女性的无偿家务劳动,女明星也要做无偿的家务劳动。

我们这么不熟,你都想问我意见。他对你那么不上心,你还想去。
那就去啊。

我能看到别人看不清的东西,好东西。

老是重复女性悲惨叙事,不利于改善女人处境。

喝红糖水没用,得吃去痛药。

很多人都被言情小说影响了。

咱们别什么都扯女性话题啊,现在下单这本《看不见的女性》。

血又不是屎,怎么能弄脏呢?
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会流血啊。

因为我拒绝绑架,所以我相对自由。

我是你亲生的吗?那这不是你应该做的吗?

气氛不会被礼貌破坏,只会被不礼貌破坏。

这不是女人的错,也不是男人的错,结构性问题。

如果能让你开心,那就是好东西。

这世界上哪个事不比男的重要。

我对女性的关心太少了,身为男性难以共情女性,这是事实。
但我却没有努力去打破这个屏障,就这么纵容自己,待在特权的舒适区里。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可怜什么。

等你们长大,建立一个新的游戏。

如果我们不上台,不发表不暴露自己,别人是不会注意我们。但我们还要活那么久,一定会暴露的。总会有好评,但也一定会有差评。你不能因为害怕差评,就永远不写作文了。
——《好东西》

5.关于焦虑
《好东西》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些暗暗传出来的焦虑感,是在零星的台词中体现出来的。
你们班一半的小孩都学钢琴。

光是旅游,小学生们就能卷出新高度。
他算什么明星,同学们都不知道。
家长找老师找说法,最后承受压力的却是孩子。
歌曲《明天会更好》戛然而止给出的留白。

好多人习惯用不同种类的APP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某一刻会突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
孩子要少吃冰淇淋,要多吃水果,要选择健康的外卖,吃完东西记得刷牙,别着凉。

就连小孩子都明白对自己不满的东西进行“举报”,即便可能是只有自己不满。
谁教的?

这部电影还有很多的细节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小马提出要帮忙抱着熟睡的茉莉时,王铁梅下意识保护的闪躲,并明确讲出这“不合适”,毕竟男女有别。

小马和小叶在找合适的磕头声音,但始终录不出来。结果在小马说出“与父权决裂”后,这个声音马上就对了。

还有山西的面和法国的奶酪都有一百多种,刚好匹配上最终茉莉作文选题从法国转向山西的原因。

王铁梅告诉王茉莉即便是写作文也不能说谎,以此来对应她自己在做记者时的态度和报道,所以后续王茉莉作文里提到家乡是太原,就刚好帮她躲过了来找麻烦的人。

有人吐槽这部作品里有很多的观念离经叛道,有些元素的表达也过于露骨,偶尔还有些带颜色的调侃,比如“箫我能吹,你想学吗”等等。

但这本来也不是给孩子们塑造世界观用的,它是一部更适合成人去看的片子,定位是专属于女性的“尺度电影”。男性之间的雄竞环节,像吹口哨和拼吃蒜等等,只是为了给这个故事添加一点趣味的元素而已。

有人质疑,说《好东西》明面上在讲女性的觉醒,实际却只是搞噱头而已
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其实只要你足够用心地去看,会发现这部电影在用一种很巧妙的手法,展示了两个性别眼中彼此的模样。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或许能更了解另一种性别的世界。
我们本身也并不该被困在固有的框架里相互指责,女性如此,男性也如此。
最终的她们跑出了画框,跑出了社会给我们制定的条条框框。
有女性代表金斯伯格和弗里达,也有男性代表梵高。
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人为了发出声音而前进着,并且永远都不会停止奔跑。

大 法官金斯伯格不会停止奔跑,画家弗里达也不会停止奔跑。
王铁梅不会停止奔跑,小叶不会停止奔跑,像梵高一样拥有无限想象力的茉莉也不会停止奔跑。
我们,也不会停止奔跑。
永远,向前。
文/叶秋臣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昨天 20:4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890
金币
12295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0
关于电影《好东西》的女性议题探讨,结合多方观点与争议,可作如下深度解析:

一、主题定位的两面性:觉醒尝试与叙事局限
女性主体性的突破
影片试图打破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塑造「不苦大仇深」的单亲妈妈形象。主角王铁梅拒绝被定义为受害者,在事业与家庭中展现生命力与自主性。例如,她以幽默态度应对职场转型(从调查记者到自媒体),甚至调侃式处理两性关系,呈现女性对生活的掌控感。

隐形劳动的诗意化呈现
电影通过音效设计(如家务声被放大为雷雨、岩浆等自然力量),隐喻女性在家庭中的隐形付出,批判社会对这类劳动的忽视。这一手法既具艺术性,也引发对性别分工的反思。

争议点:觉醒深度与极端化倾向
有观点认为,影片将女性觉醒简化为「厌男情绪」的宣泄,例如主角将男性工具化,缺乏对复杂人性的刻画。这种单一化处理可能削弱议题深度,沦为情绪输出而非理性探讨。

二、叙事手法与表达的争议
日常化叙事 vs. 戏剧性缺失
影片选择以生活流方式展现女性困境(如职场歧视、性骚扰),但被批评缺乏戏剧张力,导致主题表达碎片化12。例如,对男性角色的扁平化处理(如「撕内衣」情节)被指刻意制造对立,削弱现实共鸣。

文化背景的浅层嫁接
影片设定在上海,却未深入挖掘城市特有的性别文化语境。与《爱情神话》相比,其地域特色仅停留在视觉符号层面,未能支撑深层议题。

三、社会反馈的分歧:觉醒价值与舆论工具化
女性观众的情感共鸣
部分观众认可影片对「微小创伤」的呈现(如隐性劳动、性暴力中的权力结构),认为其揭示了女性长期被压抑的集体困境。

舆论场的撕裂与误读
电影被卷入「舔狗经济崩盘」「男性觉醒」等无关议题的骂战中。例如,有观点将票房下滑归咎于「女性觉醒主题」,实则忽略电影质量本身(如叙事生硬、噱头营销)才是主因。

四、结论:觉醒的真诚性与商业化的平衡
《好东西》作为一部女性议题电影,其价值在于挑战传统叙事框架并引发讨论,但缺陷在于对性别议题的简化处理与情绪化表达。它既非完全意义上的「觉醒宣言」,也非纯粹的商业噱头,而是两者交织的产物。
启示: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需超越标签化对立,提供更细腻的个体视角与社会结构分析,同时避免被舆论场工具化消解其严肃性。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4729
金币
90202
道行
1981
原创
2384
奖券
2607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0
  《好东西》影评:女性叙事下的成长与觉醒

  在《哪吒2》还未出现之前,电影市场确实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好东西》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7.21亿的票房成绩,无疑是对市场的一次有力提振。这部电影不仅票房表现不俗,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反复观看和深入思考,我更加坚信,《好东西》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尤其是它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和深刻的主题内涵。

  叙事节奏与观影体验

  《好东西》是一部非常依赖叙事节奏的影片。加快播放速度会极大地缩短观众的反应时间,导致许多细腻的情感和情节无法被充分消化。我在二刷时选择了手机屏幕观看,与电影院的大银幕相比,确实感受到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源于剧情本身,而是由影片的节奏性和观影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我强烈推荐想要再次观看的朋友,选择投屏到电视上,以原速欣赏,这样能更好地沉浸于影片所营造的氛围中。

  片名与主题的巧妙契合

  《好东西》的中文片名与影片内容紧密相连。它不仅与女主角王铁梅(宋佳饰)所在的公司及她运营的媒体号相呼应,更巧妙地拆分为“女子东西”,与女性题材相得益彰。同时,英文片名“Her Story”与“History”的高度相似,也寓意着女性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导演邵艺辉通过片名这一细节,巧妙地传达了影片将从女性叙事角度出发的意图。

  角色塑造与演员表现

  影片中,王铁梅和王茉莉这对母女是核心角色。王铁梅的名字就寓意着坚韧不拔和顽强奋斗,而宋佳的精湛演技更是将这一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面对生活的不易还是社会的偏见,王铁梅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而王茉莉作为新一代的代表,她的成长和变化也让人深感欣慰。曾慕梅的出色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既纯真又早熟的小女孩形象。

  此外,钟楚曦饰演的小叶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她作为王铁梅的邻居和挚友,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情感色彩,更通过自身的经历展现了女性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成长与觉醒的主题

  《好东西》不仅是一部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成长与觉醒的影片。王茉莉在单亲家庭中长大,长期缺乏安全感。然而,在与小叶等人的相处中,她逐渐找回了幻想的能力,学会了勇敢和自信。她不再满足于做观众,而是勇敢地站上了舞台,成为了一个帅气的女鼓手。这一转变不仅代表了她个人的成长,也象征着新一代女性的觉醒和崛起。

  同时,王铁梅也在与周围人的互动中不断成长。她从一个凡事都想做好的“拧巴”人,逐渐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有限性。她意识到,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转变不仅让她自己得到了解脱和释放,也为观众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不必过分追求完美,做自己就好。

  台词与细节的巧妙运用

  影片中的台词既直白又深刻,带有脱口秀般的机智和幽默感。它们不仅丰富了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更为影片增添了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例如,“我不是那种喜欢点评人家女孩子的人”、“追忆过去是油腻的开始”等台词都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影片在细节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小马提出帮忙抱茉莉时的闪躲动作,还是小叶衣服上的文字与角色性格的契合度,都展现了导演和剧组的用心和细腻。

  焦虑与反思

  《好东西》在讲述女性故事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暗暗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来源于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压力、家庭教育的内卷现象以及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双重角色等。影片通过零星的台词和细节将这些焦虑呈现出来,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反思。

  然而,影片并没有停留在焦虑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焦虑。它鼓励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不被传统的框架和观念所束缚。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她们能够在更加平等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好东西》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和深入思考的佳作。它不仅以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和觉醒,更通过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节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好东西》将会继续成为女性题材电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