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阅读
  • 2回复

[健康饮食]医生研究发现:经常吃花生的人,血糖和血管居然能出现这几种变化[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027
金币
371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0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3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8

是不是很多人一听到花生,就马上想到“油”“脂肪”“发胖”,甚至还有人说“花生吃多了血脂会升高”?
可是这些年我在医院里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病例和研究,发现花生这个食物,虽然小,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在调节血糖、保护血管这方面,还真有不少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尤其对于一些本身就有三高基础的人群,如果吃得对、量掌握得好,它反而能在饮食上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
那么,经常吃花生,到底可能会在身体上出现哪几种改善?

稳定血糖
很多人一提起控制血糖,第一反应就是少吃油、少吃脂肪。
但有些脂肪,不但不升糖,反而在调节血糖方面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花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本身含糖不高,升糖指数低,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类脂肪酸进入体内之后,不会像碳水那样迅速升高血糖,反而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减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速度,从而起到平稳血糖波动的效果。

有一位做保险行业的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应酬,但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下午三四点饿的时候,不吃蛋糕,也不喝饮料,而是吃一小把原味花生。
半年后复查血糖,餐后波动比之前平稳了不少,连内脏脂肪水平也轻微下降了,医生分析认为与他用花生替代高升糖点心有关。

研究发现,花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占比高,但碳水含量低,尤其是富含油酸、亚油酸这类对血糖调节有好处的不饱和脂肪酸。
同时花生中还有丰富的镁元素,这种矿物质在胰岛素信号传导中起着辅助作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也就是说,吃花生不但不会猛拉血糖,还可能间接改善胰岛素工作效率。

抗氧化能力增强
现代人老得快,很多时候不是年龄变了,而是血管变“脆”了。
自由基多、抗氧化能力弱,血管就容易发生炎症、斑块沉积、弹性下降。
但你要说天天吃保健品,普通人真不现实,这时候花生的作用就显出来了。

它虽小,但富含维生素E、白藜芦醇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天然成分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缓解血管内皮的慢性损伤,让血管“老得慢”。
有一个做厨师的患者,平时工作高强度、熬夜多,他自己在控制饮食时改掉了宵夜的习惯,晚上饿了就吃十来颗生花生,偶尔用温水泡着吃。

三个月后复查时,原本偏高的炎症指标略有下降,颈动脉斑块也没进一步扩大,医生分析这可能跟他晚间用花生替代高油脂食物有关。
研究发现,花生表皮中含有大量白藜芦醇,这种物质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也就是说它能减少血管斑块形成的几率。
而维生素E则在维持血管弹性方面发挥作用,可以让血管内皮更“耐用”。

降低坏胆固醇
很多人知道,花生油中有“植物甾醇”这种成分,却不知道其实连普通花生仁本身也富含植物甾醇。而这种物质,就是天然的“坏胆固醇对抗者”。
它的结构和胆固醇非常相似,进入肠道之后,会和胆固醇“抢位”,阻止后者被人体吸收,进而达到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

有一个从事建筑设计的患者,年轻时饮食重油重肉,血脂一直偏高,医生建议他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加入些有助于调脂的食物。
他开始每周吃两次花生粥,主食中也加花生碎,两个月后血脂监测中“坏胆固醇”略有下降,好胆固醇反而略有提升,身体状态也轻快了不少。

研究表明,每日适量摄入植物甾醇,有助于阻断饮食中胆固醇的吸收通道,并且对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反馈机制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虽然花生不是唯一含植物甾醇的食物,但它的摄入门槛低、口感好,比起一些高价功能食品,反而更实用。

所以说,那些怕“花生太油”的人,其实误会了。
真正原味、非油炸的花生,在胆固醇管理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你吃得少,但长期坚持,身体就能悄悄减负。

提升饱腹感
减肥的人怕吃东西,不是怕吃多,是怕越吃越饿。
有些食物越吃越空,比如精制糖、白面包,而有些食物越吃越稳,比如花生。
它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咀嚼时间长、消化慢、升糖慢,吃一小把能顶得住一个小时不饿,这对总热量控制帮助极大。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做外卖骑手的患者,他想减重又不想中午饿到头晕,后来我建议他每天上午加餐用5-8颗花生替代甜面包。
他坚持了两个月,不但体重下降了3公斤,最重要的是不再暴饮暴食,中午饭量自然减少,整个人也更有精力。

研究发现,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结合,有利于胃排空速度减慢,这种延迟感会持续抑制饥饿素的分泌,从而让大脑产生“我吃够了”的信号。
与其他同等热量但结构单一的零食相比,花生的饱腹作用更持久,对血糖和体重控制都有好处。
当然,也有人因为花生吃多了热量超标,所以重点在“少量多次”,每天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反而更利于控制体重,而不是增肥的“帮凶”。

花生这个小东西,确实不能神化,它也不是灵丹妙药,但它的确在很多慢病防控、代谢调节、血管保护方面,有着很扎实的基础和应用空间。
问题不在花生本身,而在于吃的人有没有掌握量,选的是不是原味、非油炸、不过咸的品种,有没有和整体饮食结构搭配得当。

你要是拿花生当主食、当夜宵拼命吃,那肯定越吃越胖;可你要是拿它当作平衡餐间血糖的“缓冲”,当作替代高升糖点心的小零食,它真有可能让你的血糖和血管状态慢慢变得“更稳”。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4685
金币
89324
道行
1981
原创
2384
奖券
2607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1:27
这篇点评深入探讨了花生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担心花生会导致血脂升高和发胖的人。以下是对点评内容的总结:

1. 稳定血糖:
   - 花生含糖量低,升糖指数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延缓胃排空速度和减缓糖分吸收,从而稳定血糖波动。
   - 花生中的镁元素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间接改善胰岛素工作效率。

2. 抗氧化能力增强:
   - 花生富含维生素E、白藜芦醇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能清除自由基,缓解血管内皮的慢性损伤,增强血管抗氧化能力。

3. 降低坏胆固醇:
   - 花生富含植物甾醇,这种物质能阻止胆固醇吸收,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4. 提升饱腹感:
   - 花生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有助于减慢胃排空速度,提升饱腹感,对控制总热量摄入和体重有帮助。

点评强调,花生本身并不是不健康的食物,关键在于适量摄入和选择原味、非油炸、不过咸的品种。适量食用花生可以作为平衡餐间血糖的“缓冲”,替代高升糖点心的小零食。但如果过量食用或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热量超标和体重增加。

总的来说,这篇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花生的健康益处,特别是在调节血糖、保护血管和控制体重方面。适量、合理地食用花生,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对改善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掌握好量,选择健康的食用方式,并与整体饮食结构相搭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860
金币
12188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7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2:20
经常适量食用花生对血糖和血管健康具有显著益处,以下是关键变化及科学依据:

一、对血糖的积极影响
稳定餐后血糖水平
花生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GI=14),远低于苹果和香蕉,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其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加餐。

降低糖尿病风险
用花生替代部分红肉或主食,可降低21%的糖尿病风险。研究显示,花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长期食用者代谢综合征逆转率是对照组的2.33倍。

二、对血管健康的改善作用
改善血脂与血管弹性
花生中80%的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硬化风险,使血管扩张更顺畅。每天食用约28克花生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7%。

抗氧化与抗炎保护
花生含白藜芦醇(与红酒类似)、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减少血管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中风风险。

调节血压与血栓形成
花生中的镁元素有助于舒张血管,而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血栓风险,长期食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三、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控制摄入量
每日建议食用原味花生20-30克(约20粒),过量可能因高热量导致肥胖。

选择正确加工方式
优先选择生花生、水煮或烤制花生,避免油炸、盐焗或糖渍花生(高盐、高糖、反式脂肪)。

警惕发霉变质
霉变花生含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需储存在干燥环境中,发现霉斑立即丢弃。

花生是兼具控糖和护血管功能的优质坚果,但需注意适量和加工方式。糖尿病患者可将其纳入饮食计划,但需监测整体热量,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花生改善血管健康的机制
调节血脂
花生是高脂肪食物,但其脂肪酸结构较合理,超80%是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好脂肪。这些好脂肪能调控血脂,促进胆固醇形成胆固醇脂,从而让脂质能正常的转运代谢,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花生中的植物甾醇结构类似于人体的胆固醇,但能阻止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通过这种机制,花生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花生中的卵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也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它通过促进脂肪与胆固醇的转运代谢,防止过多胆固醇沉积,从而保护血管健康。
花生中的精氨酸代谢后会生成一种能保护血管内皮的物质,可防止动脉斑块形成,维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花生中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可以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减少血管炎症,进一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调节血压
花生中的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平衡,降低高血压的风险。钾能帮助血管舒张,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花生中的镁元素也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压,调节心脏节律,防止血管痉挛,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改善血液循环
花生中的烟酸(维生素B3)是体内许多重要酶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能量代谢和血液循环的调节。充足的烟酸摄入可以帮助血管扩张,改善血流,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花生与其他坚果都营养丰富,但营养成分和含量略有不同,以下为你详细比较:

相同点
从营养角度看,花生和其他坚果(如杏仁、核桃、腰果等)一样,都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它们都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

不同点
维生素:例如杏仁富含维生素E和镁;核桃富含Omega - 3脂肪酸和维生素E;花生则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不仅能补脑而且还能抗衰老,维生素K能止血和治疗血小板的减少 。

适用人群:著名老中医杨增良教授认为花生的补脑价值不亚于核桃,且花生性平和,比核桃适宜的人群要广泛得多。一般人每天吃3 - 5个(10 - 15克)核桃即可,高血压、高血脂、高脂肪的三高人群需减半食用;而花生一天吃30粒左右即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