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早睡早起”是错的?研究:老人早上早于这个点起床,对健康无益[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996
金币
915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5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25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24) —

“我天天五点多起床,越睡得早, 早上反而头昏得厉害,这是怎么回事?”门诊随访记录里,一位68岁退休老人的反问让医生陷入思考。
人们一直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叫“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被一代代反复“洗脑”,似乎成了天然法则。
可问题是,这种说法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吗?
当这个观念被科学质疑时,才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搞错了重点。睡得早没错,关键在于起得是不是太早了。

对于65岁以上的人,起床时间其实比入睡时间更重要。 有人五点不到就醒了,有人一听见窗外鸟叫就爬起来,有人甚至四点半天没亮就开始活动,表面看是作息规律,实际上是扰乱了身体的生物节律。
早上六点前起床的老人,普遍会出现一个共性问题——全天乏力、晨间低血压、心率不稳。
这不是巧合,而是人体调节系统还没准备好就被强行启动了。
人在清晨四五点时,褪黑素的分泌刚进入下降阶段,皮质醇的释放刚刚启动,神经系统仍处在低应激状态。

这个时间段如果突然醒来,不仅影响睡眠完整性,还容易打断深睡周期,造成大脑供氧不足。 对年轻人可能问题不大,但对血管弹性本就变差的老人,这种生理冲击是实实在在的。
早起并不等于精神好。起得早不代表清醒得快,也不代表白天效率高。
老年人的睡眠架构本身就比中青年脆弱,浅睡多、深睡少、易醒、入睡慢,再加上天亮前就被闹钟叫醒,整个睡眠过程几乎处于断裂状态。
很多人白天哈欠连天、注意力涣散、午后昏沉,这些看起来像是“老了的自然现象”,其实本质是被过早唤醒后的恢复失败。

尤其在夏天,太阳升得早,气温起得快,老人看到天亮就误以为该起床了。 这种凭天色判断作息的做法,虽然符合农耕时代节律,但现代环境下却不再合理。
室内温控、灯光污染、作息碎片化,已经打乱了人类对自然节律的依赖。特别是城市老年人,早起以后并没有体力劳动的需求,反而面临的是一整天的空耗。
越早起,越长时间处于无事可做的“空档”, 容易引发焦虑、孤独感、注意力涣散等情绪波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系统的问题。大多数心梗、脑梗都发生在清晨五到七点这一段时间,这并非巧合。

这个时段人体血压和血黏度处于一个相对变化剧烈的过程。 如果老人这个时间起床,尤其是起身过快、走动过急,容易造成血流不均,血压骤变。
而血管内皮功能随着年龄下降,这种冲击更容易造成微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
临床上不少早晨跌倒或晕厥的案例,背后原因不是年龄,也不是单纯血糖低,而是起床过早+循环系统还未准备好。
有人为了清晨锻炼坚持五点起床,结果散步途中突然头晕摔倒, 有人醒后直接洗冷水脸,导致交感神经骤然兴奋,引发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这些都不是“偶然”。

如果把每天六点前起床看作一种健康行为,那就等于把身体的“重启按钮”按早了。尤其对于那些本就睡眠不佳的老人而言,过早起床只会加剧神经系统负担。
因为老年人的睡眠恢复功能较差,少一个小时的深睡眠,等于少了大脑修复的黄金时间。一段高质量的清晨睡眠, 对记忆、情绪、免疫系统都有正向作用,而不是“浪费时间”。
很多老人说自己早上四五点自然醒,这是事实,但不是理由。自然醒不代表应该立刻起床。
这个时候醒来,可以静卧、闭眼、缓缓调息,等天光真正明亮、生理节律完全启动后再起床,对身体才是保护。

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老人,如果起床时间在6:30至7:30之间,全天精力状态明显优于起床早于6点的人群。这不是理论推演,而是长期追踪的结果。
睡眠质量不只是靠长短衡量,更重要的是节奏完整性。早睡早起看似合理,真正有害的是“早起脱节”。
不少人八九点睡觉,凌晨四点就醒,一天总共睡七个小时,看起来够了,但中间被打断数次,醒来后头昏脑涨。
这种“早起脱节型失眠”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睡够了,却没睡好。

而且越是年纪大,睡眠所带来的修复功能越重要。 免疫系统重建、细胞修复、记忆巩固、情绪稳定,这些都发生在夜间深睡期。
破坏这个节奏,就等于主动削弱身体的自愈能力。很多慢性病的加重、老年性抑郁、记忆力衰退、糖代谢紊乱,其实都与夜间睡眠片段化和清晨起床过早有关。
一些老年人之所以迷信早起, 是因为认为“勤劳健康”,但身体不讲道德,它只遵守生理规律。
越是想要通过“自律”来对抗衰老,就越容易把节奏推偏。

有人五点起床,六点出门,七点回家后困到坐着都能睡,说明起得不是早,而是错。 真正的规律,是根据身体调节周期来的,而不是盯着钟表看来的。
不少健康建议容易被表面道理带偏,早起就好、多动就行、越冷越锻炼,这些口号式的习惯一旦没有个体化分析,很可能反而把问题放大。
每一个老人的节律其实都不一样,科学建议要有基础数据支撑,但也需要贴近生活的观察。综合来说,起床时间不应早于六点,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生理临界点。
1条评分金币+23
xian209 金币 +23 - 前天 16:4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623
金币
303180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23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起床时间确实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老年人的生物钟可能会有所改变,他们可能会更早醒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在这个时间立即起床。在醒来后,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或听音乐,直到身体完全清醒,然后再进行日常活动。此外,老年人应该避免在清晨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个时间段人体的血压和心率可能会有所波动,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总的来说,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起床时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