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养生保健]“三伏天”可以这样防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001

UID: 625147

 
发帖
69
金币
119
道行
8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5-07-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47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织,易引发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7月23日,围绕防暑养生话题,专家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提出诸多建议。

对于“伏天晒背”的养生爱好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大暑是“养阳”的好时节,晒背是其中之一。但他提醒,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尤其是体质弱、高龄的或者皮肤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体质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

“伏天晒背”有哪些注意事项?张振鹏介绍,晒背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先从5~10分钟开始尝试,适应后可逐步增至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晒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直接洗冷水澡、吹风扇或空调,以及进入温差大的空调房。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对于这种“情绪中暑”,张振鹏介绍,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是主疏泄和升发,肝脏和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而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升发功能。另外,肝脾关系密切,肝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进一步加重肝病病情。肝病患者可以根据症状辨证养生,养肝护肝。

“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预防’肝损伤而服用‘护肝’类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强调,不管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才是保护肝脏健康最有效的措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提醒,炎炎夏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一些先兆中暑的症状,李树强建议,一定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如果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症状,要赶紧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多数人可以在几小时内恢复。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必须及时送至医院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749
金币
304747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8:05
大暑养生与防暑建议

今年的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织,容易引发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7月23日,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们提出了诸多防暑养生的建议。以下是针对“伏天晒背”、情绪中暑、肝脏保护和中暑预防的具体建议。

1. 伏天晒背的注意事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指出,大暑是“养阳”的好时节,晒背是其中之一。然而,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

- 体质弱、高龄的或者皮肤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
- 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体质的人群
-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

张振鹏建议,晒背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先从5~10分钟开始尝试,适应后可逐步增至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晒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直接洗冷水澡、吹风扇或空调,以及进入温差大的空调房。

2. 情绪中暑的应对措施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张振鹏介绍,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是主疏泄和升发,肝脏和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升发功能。肝脾关系密切,肝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

对于肝病患者,可以根据症状辨证养生,养肝护肝。健康人群则没有必要为“预防”肝损伤而服用“护肝”类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强调,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才是保护肝脏健康最有效的措施。

3. 预防中暑的建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提醒,炎炎夏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一些先兆中暑的症状,李树强建议,一定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如果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症状,要赶紧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多数人可以在几小时内恢复。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必须及时送至医院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总结

大暑时节,湿热交织,容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晒背、调节情绪、保护肝脏和预防中暑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一时期的健康挑战。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