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全球治理与技术突破的顶级盛会
2025年7月26日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通过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等五大板块,全面呈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及全球治理实践,其规模、国际影响力及展品创新性均创历届之最。
大会核心架构与规模突破
多层次会议体系与全球治理聚焦
会议架构:采用“1+1+2+10+N”架构,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2场全体会议(科学前沿、发展安全)、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深度探讨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AI+金融等10大重点领域。
全球治理新机制:首次将治理标准、知识产权、开源文化纳入产业实践框架,并首创“数学质问、模型质问、科学质问”三问机制,推动学术研讨向更深层次发展。
展览展示规模与亮点展品
本届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四大展馆(核心技术馆、行业应用馆、智能终端馆、全域链接馆)构建“AI能力走廊”,汇聚800余家企业的3000余项展品,具体包括:
技术与产品覆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具身智能爆发:超80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参展(去年仅18家),设立专门展示区域,机器人功能从基础交互向场景化协同升级。
国际影响力与青年人才培育
顶尖嘉宾与国际参与度
嘉宾阵容: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顶尖嘉宾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及诺贝尔奖得主,顶奖嘉宾数量创历届之最。
国际化合作:大会成为全球AI治理“议事厅”,推动各国在技术标准、伦理规范等领域的协同合作。
青年人才支持体系
奖项与赛事:升级SAIL奖、青年优秀论文奖,推出BPAA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交流平台:新增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邀请国际大咖与青年新锐围绕大模型进化、量子计算等热点话题对话。
上海AI产业基础与大会意义
作为连续7年举办大会的城市,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领跑。2025年一季度,上海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人才规模约占全国1/37。本届大会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的展示窗口,更通过“AI能力走廊”实现算法模型、场景融合与供需撮合的全链条贯通,为全球AI创新合作与治理实践提供关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