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长期高强度工作、不规律作息和长期精神压力,都会让身体功能出现异常。如果您最近出现了以下四个高危迹象,请务必提高警惕,这很可能说明你已经“累过头了”,需要引起重视并调整生活习惯。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身体出现这四个迹象,要提前警惕!
迹象一:耳朵嗡嗡响
持续或新出现的耳鸣,尤其表现为高频蝉鸣音或电流声,在疲劳状态下出现或加重时,需要警惕。长期过劳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可能引发内耳微血管痉挛或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耳蜗毛细胞功能。若突发耳鸣伴随听力骤降、耳闷胀感,需紧急排查突发性耳聋,这属于耳科急症,72小时内干预可提升疗效。
针对持续性耳鸣,首先应保证充分休息。若症状在24-48小时内未缓解或持续加重,需尽快就医,进行听力学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相应治疗,如 糖皮质激素或改善微循环药物。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迹象二: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反复发作或愈合缓慢的口腔溃疡,在疲劳阶段频繁出现,提示免疫功能异常。过度疲劳可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口腔黏膜的防御和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机会性致病菌感染风险。研究表明,睡眠剥夺者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升高。处理此类溃疡,关键在于消除诱因并促进愈合。
建议保证休息,摄入足量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主要存在于肉类、全谷物、坚果中)。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痛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糖皮质激素或表皮生长因子的口腔制剂。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迹象三:走路不稳或莫名摔倒
疲劳状态下出现的行走摇晃感、步伐控制困难,或无明显诱因的平地摔倒,需区分是单纯性疲劳反应还是神经系统疾病前兆。疲劳可能暂时抑制小脑-前庭系统协调功能,同时肌肉乳酸堆积可导致收缩力量下降。若摔倒伴随单侧肢体麻木、视物模糊或剧烈头痛,需紧急排查脑血管事件或脊髓病变。
日常应对可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安全环境下的闭目单脚站立。并补充镁元素,如绿叶蔬菜、坚果。另外训练需在症状缓解期进行。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迹象四:频繁跑厕所
在极度疲劳阶段出现尿意频繁但每次尿量少(常<200ml),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粪便性状异常,提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持续高压状态使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稳态,引发肠-脑轴失调。盆底肌紧张是尿频的常见诱因之一。需注意的是,若同时存在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应优先排查 糖尿病。
缓解策略包括调整作息减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持续症状需就医排除泌尿系感染或肠易激综合征。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如何科学应对过度疲劳?
调整作息、缓解压力是基础。饮食需规律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如燕麦、豆类)可能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若尿频或“三多一少”症状持续,需通过尿常规、血糖及甲状腺功能检测明确病因。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过度疲劳的代价涉及多系统功能紊乱。若经2周规范调整(包括每日睡眠≥7小时、压力源控制及营养支持)后症状仍持续,需接受全面体检,如血常规、生化、心电图、神经功能评估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