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没有把它当回事,直到症状严重了才后悔。”这是某皮肤科主任医生在讲解带状疱疹的发病趋势时的一句直白的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免疫系统较弱时,带状疱疹的发生几率逐渐增加。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 感染带状疱疹的原因不单单是病毒本身,还有许多诱因,只有弄清这些诱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带状疱疹的潜伏期长,一旦发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疱疹和后遗症更是令人不堪忍受。

很多人只关注到了病毒,但很少有人会想到, 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可能是诱发带状疱疹的“导火索”。
医生提醒,平时注意这些潜在的诱因,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
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免疫力密切相关,免疫力下降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但实际上, 免疫力的强弱才是抵抗带状疱疹病毒的关键因素。
带状疱疹病毒通常在身体初次感染水痘时进入体内,之后它会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下降时,病毒就有可能重新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老年人、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年轻人、以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都属于高风险人群。
免疫系统的低效反应会让潜伏在体内的水痘病毒找到机会复发,导致带状疱疹的发作。
其中,长期的精神压力是免疫力下降的常见原因,现代生活节奏快, 很多人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这种精神压力直接影响身体的免疫反应。
当人置身于高压力环境时,体内皮质醇水平会上升,而该激素对免疫系统有着极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情绪波动大、长期紧张的人群,患上带状疱疹的几率相对较高。

气候变化、季节交替也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进而成为带状疱疹的诱因之一,尤其是气温骤降、寒冷天气来临时,很多人的身体会感到不适。
寒冷气候使得血管收缩,免疫细胞的循环速度减慢,身体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使得体内潜伏的病毒有机会再度复发。
另外,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例如, 冬季空气干燥,人们的皮肤更容易受损,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几率。
此时,如果皮肤在不小心碰到外界刺激(如摩擦、划伤等)时,病毒很可能通过皮肤的损伤点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在气候寒冷的季节, 尤其是冬季,空气干燥,人的抵抗力普遍会降低。
与此同时,室内温暖潮湿的环境也会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带状疱疹的复发。
尤其是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其免疫力往往较为薄弱, 从而更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熬夜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大常见问题,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免疫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 长期缺乏休息,身体就无法及时恢复,免疫力自然下降。
熬夜本身就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充分修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带状疱疹病毒就会悄悄“觉醒”,从神经节中复发。
此外,熬夜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异常,激素水平的不稳定, 也会影响免疫反应,使得病毒有机会重新激活。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夜猫子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常常因为工作、娱乐等原因熬夜。

长期下来,免疫力逐渐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生几率也就增加了,对于那些已经经历过水痘或曾患过带状疱疹的人来说, 熬夜更容易导致带状疱疹复发。
在现代医学领域,免疫抑制药物用途广泛,被大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例如,在器官移植后用于防范排斥反应,也用于抗癌治疗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的医治。
然而,这些药物会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减少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让潜伏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有机会复发。
免疫抑制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控制某些疾病,但它们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由于这些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免疫力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对于已经感染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来说,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将大大增加带状疱疹复发的风险。
此外, 某些抗生素、类固醇药物等也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导致病毒的潜伏期缩短,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概率。
这也是为什么在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较高。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并不意味着它无法预防,了解了诱发带状疱疹的因素后,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恢复。

如果已经处于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免疫低下。
保持心理健康,适时的休息、放松和与亲友的沟通,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减少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带状疱疹的复发往往与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免疫水平,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带状疱疹的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感染带状疱疹的人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刘思蜜,胡焓,钟亚春,等.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