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北京门头沟沿河口村灾后重建装配式绿色农宅项目及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薛峰团队的详细信息整合: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灾后重建背景
沿河口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受2023年“海河23·7”特大洪水冲击,全村宅基地被洪水浸泡,淤泥倒灌,村民财产严重受损。
经科学研判,该村被选为北京市首个整村异地重建试点,旨在打造灾后重建示范工程。
快速建造突破
40天主体完工,60天交付:项目选址于2023年11月20日获批后,12月1日启动吊装施工,40天内完成96户农宅主体结构装配,60天实现整体交付,创严寒天气下建造速度纪录。
2024年春节前入住:首批村民于2024年立春乔迁新居。
二、薛峰团队核心技术应用
由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领衔团队主导设计,创新融合两大技术体系:
建筑师负责制
全过程统筹:团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全程把控,确保设计理念精准落地
精细化设计:对建筑单体、景观节点、外立面及门窗选材深度优化,保留村庄传统风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模块化预制与拼装:所有构件工厂预制、现场扫描二维码“对号入座”拼装,减少损耗并降低成本。
双重优势:
施工周期缩短60%,建筑质量可控;
较传统砖混结构成本更低,且环保节能。
三、绿色低碳与村景融合设计
生态保护实践
保留全部现状乔木,房屋布局避让树木,实现“在树林中落房子”。
回收洪水遗留砖石,打造抗洪文化景观墙及院墙,传承集体记忆。
产居融合规划
结合文旅产业规划“全民活力空间”,由共建企业运营,发展民宿经济(如村民自建民宿庭院)。
纳入门头沟区“诗画乡村”计划,与爨底下村等联动打造“一村一品”。
四、政策与协作机制创新
政策赋能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出台灾后重建专项审批优化方案,制定技术指南加速落地。
门头沟分局整合《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审批实施方案》,细化分工保障效率。
多方协作平台
成立“市区两级专班”,搭建“政府+企业+村民+设计师”四方平台,实时解决工程堵点。
五、行业示范价值
灾后重建新范式:为严寒地区快速建造、低成本绿色农宅提供标准化模板。
乡村振兴样板:通过装配式技术+文旅产业嵌入,探索“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技术推广潜力:两层以下农宅因结构简单、模块统一,装配式适用性显著优于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