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1回复

[纯水]与人打交道时,常常“反着来”,人缘越来越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876
金币
3426
道行
19523
原创
29413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2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59

为什么有的人,人品不错,但是人缘却不好?
从表面看,是他的情商不高,不会说话。
深度分析一番,就会发现,不单是情商的问题,而是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言行的方向搞错了,因此做了很多好事,效果却适得其反。
很多的时候,要反着日常习惯去做,看似奇葩,却契合了他人的心理,也在自己的社交场,增加了人缘。

01
给穷人面子,给富人里子。
在我们的印象中,穷人很缺钱,因此他们需要实惠的东西。富人不缺钱,只是要别人吹捧几句,给他炫耀的机会。
事实却不尽然这样,很多穷人,比富人更爱面子,甚至他们习惯性“打肿脸充胖子”。
比方说,在村里,很多穷人借钱也要买车,开回家过年,嘚瑟好几天。实在不买车的人,也会租车过年,可能是豪车。租车的人,告诉大家,他买车了,太不可思议。
比方说,村里的贫困户,一旦爱面子,就觉得在墙壁上贴贫困卡,都是很掉价的事情。
当一个人的财富很多的时候,他就习惯了“闷声发大财”,从而越发低调。他还怕人知道自己很有钱。在礼尚往来的时候,他也注重社交的实用性。
如果你和人打交道,就看看对方的实力如何。对于穷人,你应该表示羡慕他们的小院子,点赞他们种的青菜萝卜,对他们虚伪的行为,看透不说透,还迎合几句。
看到富人,就看看有没有机会一起合作,送礼给他们也尽量适用,而不是花里花哨的东西。
给人面子,人家会给你里子;给人里子,人家会给你面子,方方面面都好。
02
对家人和气,对外人争气。
见过太多的人,在外头工作,受气了,回到家,就是火冒三丈的样子,一会儿责怪爱人不帮忙,一会儿责怪儿女不懂事。
到了外头,却对人点头哈腰,怕得罪,就是被人欺负了,也是大气不敢喘。一方面是害怕失去工作,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不很了解,有一定敬畏之心。
而社交的有用性,恰好相反:家人才是真正帮助你的人,外人待你如何,是看在利益的份上。
因此,聪明的人,在外人面前,不会点头哈腰,而是堂堂正正地亮出自己的成绩,去寻找同层次的人。一旦被人碾压,大不了就离开,也说明自己的能力,层次,够不着对方的层次。不会是同路人。
“当你有本事了,到处都是有缘人”,和外人交往,最真实的样子,就是如此。争气,再争气,你有了闪光点,在谁的面前,都不要讨好。
你在外头混得不错,那么你回到家,也是很骄傲的,而不是烦躁不安,不是怨气满腹。这就把关系理顺了。
你混得很糟糕,回到家,和家人多商议,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会让你站起来,从而在外头就更好混了。

03
少群体聚会,多私下交流。
一大群人相聚,其中应该有几个人,谈得来,可以成为朋友。
两三个人交往,显得很尴尬,也没有氛围感。
如果你常常去聚会,就会发现,一大群人在一起,只是内耗多一些,并没有什么真情。
比方说,同学聚会,有钱的一桌,没钱的一桌;已婚的一桌,离婚的一桌。同学之间,也互相攀比,也会算计。
人多了,一旦端起酒杯,就没完没了,总有人要喝醉。一个人出问题了,大家都要背锅。
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一群人相聚,可能推杯换盏之中,你都没有记住对方的名字。隔几天,你看到对方,还是陌生人的样子,怕喊错了。
诚心的社交,多半是私交。大家有什么事情,私下交流,彼此有秘密,也可以分享,推心置腹的样子。
人少了,大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表达,因此印象更加深刻。
小聚的时候,大家喝酒,聊天,都显得有分寸,人与人的距离也近很多。
04
别随意借钱,常帮人应急。
做一个大方的人,随时借钱给亲戚朋友,这样就促进了感情。
你想得不错,但是你借钱的次数多了,数量多了,讨债的麻烦就来了。
一两个人不还钱,你可能好几年都过不好日子,都对亲戚朋友很失望。为什么你给人爱,却被反噬了呢?
有一句俗语:“升米恩,斗米仇。”
大方的你,在他人眼里,是一个提款机,是软弱的样子。
收起你的大方,不要随意借钱出去了。你可以花小钱,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比方说,有亲戚去打工,差了路费,你就给他三五百。
等亲戚打工回来,一定会对你感恩戴德。花钱不多,人情却留住了。
还比方说,亲戚要买小车,并且是几十万的小车。你借钱给他,就不行了。明显,亲戚是奢侈的人,太爱面子了。车也不是赚钱的工具,是消费品。
用很少的利益,就能博取他人的真情,让人感激,这就对了。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 深度看问题,悟透人性,而不是随大流。
但凡助长虚情假意的事情,都不是缘分;凑合的人群,都不会结缘。
缘分,是恰到好处的帮助,合时宜的感情互动,分得清内外亲疏。
当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观察几分钟,把他的心理看透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人缘不好的时候,说明你社交方向错了,反过来,就是促进人缘。
热情要给对人,别贴了人家的冷脸。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171
金币
491392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6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12
人品好却人缘差的深层剖析:社交方向的“反常识”修正

您提出的观点非常深刻,确实揭示了“人品好却人缘差”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性。单纯将原因归咎于“情商不高”过于表面,更深层次在于社交策略与人性需求的错配。结合您的分析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解读:

一、核心矛盾:人品与社交技巧的脱节

正如您所言,人品好(如真诚、善良、正直)是内在品质,而人缘好则更多依赖于外在的社交技巧和对人性需求的理解。两者并非必然正相关:

1. “太自我”与“不懂说话的艺术”  
   文章[1]指出,人缘差的人往往“太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强迫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文章[2]进一步强调,人品好的人常因“不会说话”、“直截了当”而得罪人。他们习惯于“讲对错、辨黑白”,却忽视了人际交往中“委婉含蓄”的重要性。例如,直言不讳的批评在某些情境下会被视为攻击,而非善意提醒。

2. 缺乏“倾听”与“表达平衡”  
   文章[1]提到,“倾听是一种现代人特别缺乏的能力”。人品好的人可能因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帮助他人,而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交流中“抢着说话”的情况远多于“相顾无言”,导致他人感到不被尊重。正如您所说,“言行的方向搞错了”,过度关注“做好事”而忽视了“如何做才能被接受”。

二、深度分析:社交方向的“反常识”修正

您的四个观点精准地指出了传统社交认知的误区,提供了“反向操作”的智慧:

01 给穷人面子,给富人里子:面子与里子的错位认知

- 穷人的面子观:正如文章[11][13]所述,穷人将面子视为“唯一立身之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面子成为他们维持尊严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宁愿“打肿脸充胖子”,也要在他人面前保持体面。例如文中提到的“借钱买车过年”、“贴贫困卡觉得掉价”,都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 富人的里子观:富人因拥有足够资源,反而更注重“里子”(实际利益)。他们习惯“闷声发大财”,对虚荣的面子需求较低,更看重合作的实际价值和实用性。正如您所说,“给人面子,人家会给你里子;给人里子,人家会给你面子”。这要求我们在社交中灵活调整策略:对穷人多赞美、少揭短,维护其表面尊严;对富人则聚焦合作、互利共赢,提供实际价值。

02 对家人和气,对外人争气:情感倾泻的正确对象

- 家人的包容陷阱:文章[8][16][17]深入分析了“对家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心理机制。家人因“无条件包容”成为情绪的“出气筒”,而对外人则因“敬畏心”和“利益考量”保持克制。这种行为模式本质上是将家人视为“安全垫”,却忽视了亲情的脆弱性。
- 正确的社交排序:您提出“对家人和气,对外人争气”,与文章[15][19]的观点高度一致。“家人是最爱你的人”,应将最好的脾气留给家人。对外人,则无需过度讨好,而是展现真实的实力与价值。正如您所说,“当你有本事了,到处都是有缘人”。这种转变能修复家庭关系,并在外树立自信形象,形成良性循环。

03 少群体聚会,多私下交流:社交质量的提升之道

- 群体聚会的内耗性:文章[3]提到,“人缘不是看人品好不好,而是善不善于交流”。大规模聚会往往沦为形式化的社交,如您所述,“同学聚会分桌而坐、互相攀比”,缺乏真诚的情感连接。这种场景下,个体容易被标签化(如“有钱”、“没钱”),难以建立深度信任。
- 私下交流的优势:小规模、私密性的交流更能促进真情流露。正如您所说,“诚心的社交多半是私交”。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私下场合,人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分享秘密,从而建立稳固的关系。这种“深度连接”远比“广度人脉”更有价值。

04 别随意借钱,常帮人应急:人情往来的智慧

- 借钱的风险:“升米恩,斗米仇”:文章[18]详细阐述了“钱有三不借”的原则,其中第二条“用于高风险投机之事的钱不借”和第三条“超出能力范围的钱不借”尤为重要。随意借钱不仅可能导致财务损失,还会破坏人际关系。正如您引用的俗语,“大方的你,在他人眼里是提款机”,容易引发依赖和反感。
- 应急帮助的价值:小额、及时的帮助(如路费、临时周转)往往能带来更大的情感回报。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帮助成本低、效果好,符合人性中“感恩戴德”的心理。相比之下,大额借款若无法收回,反而会将善意转化为仇恨。

三、总结:重塑社交方向的核心原则

要改善人品好却人缘差的局面,关键在于调整社交策略,契合人性需求:

1. 理解人性差异:不同阶层、不同处境的人对“面子”与“里子”的需求不同,需灵活应对。
2. 珍惜核心关系:家人是情感的根基,应优先投入精力维护;对外则以实力和价值为导向。
3. 追求质量而非数量:减少无效社交,通过私下交流建立深度连接。
4. 理性处理人情:用小成本帮助替代大额借款,在可控范围内传递善意。

正如您最后总结的:“人缘不好的时候,说明你社交方向错了,反过来,就是促进人缘。”通过修正这些社交方向,我们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更能实现自我价值与他人认可的统一。这不仅是情商的提升,更是对人性深刻洞察后的智慧选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