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2-02-22 21:42 |
记忆是重要的东西,影像则用另外一种方式保护着文化。这些老北京照片,呈现了昔日的北京风情,还原了一个曾经有过的社会。
 1949年,北平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1950年,北京新华社托儿所的保育员带领孩子们在野外玩耍
 1950年10月14日,人民体育大会在先农坛体育场隆重揭幕
 1950年10月1日,首都各界40余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
 1951年3月,北京广安门外肥料厂
 1951年10月,北京市前门往来城乡间的车辆,交流物资
 1952年,北京第三、四两区工人,在春节联欢游园大会中表演舞狮
 1953年,西单路口迎面驶来的是13路有轨电车
 1954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在北京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展览会
 1955年3月,政府发行新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为群众兑换新人民币
 1956年11月,农民在北京西郊海淀镇泄水湖自由市场上出售鲜鱼。注意木头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那时就有“牛皮癣”
 1957年4月,蟠桃宫庙会上的高跷表演
 1957年4月,人们在北京蟠桃宫庙会上观看拉样片
 1957年9月,杂技演员们正在天安门广场上加紧排练,准备在国庆游行中大显身手
 1958年4月,北京大规模全面围剿“四害”之一的麻雀。另三害是苍蝇、蚊子、老鼠
 1958年7月,大跃进期间,怀柔水库工地夜景
 1959年,前门大栅栏公交车站
 1959年,景山晨练的老人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王府井大街,那时的这里也是十分的热闹。
 上世纪50年代位于粮食店街的六必居。说起六必居,北京人都不陌生。这张老照片上的六必居生意很红火,顾客是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从这里出来的顾客手里都拎着一份从这购得的酱菜。
 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城市街景,这是大市街牌楼一带,依稀可以看见牌楼上“大市街”三个字。这张老照片上左边的那栋建筑是新华书店。放眼望去,那时的这条道路上除了那辆有轨电车和人力三轮车外,基本上就是自行车了。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安定门城门前一带的城市街景。那时道路两旁遍布电线杆,电线杆上的电线犹如蜘蛛网一样。当时的安内大街上的汽车还不是很多,只有两辆无轨电车和一辆大货车。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龙须沟大街,大街上的那辆人力三轮车尤为显眼。昔日这条道路两旁虽然尽是一些低矮破旧的房屋,但是昔日的这条大街却十分热闹,道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火车站。老照片上火车站站前广场上的那两辆小汽车在当时可是一个稀罕物,在那时,别说小汽车了,当时就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
 1961年的北京街头
 1962年1月,北京逛春节厂甸市场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1963年,北京最大的国营商店王府井百货商店
 1964年的北京街头
 1965年的北京街头
 1966年1月,中央歌剧舞剧院农村演出队在北京延庆县香营公社的土台上为社员们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断
 1970年,北京新华书店
 1971年,天安门广场上卖萝卜的商贩
 1972年,北京市东风市场外景
 1973年,北京街头卖冰棍的
 1974年10月1日,北京国庆节游园会
 1975年,北京郊区丰收的菜园
 1976年国庆期间
 1977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979年,北京街头
 1980年,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女士们戴着太阳镜拍摄集体照
 1981年,在北京西单购物街的一家百货商场中,可以看到陈列着的黑白电视机
 1982年,在北京的三里屯,当地人经过一家理发店
 1983年,平安里石油商店,市民排队买煤油
 1984年,在北京靠近崇文门的一个十字路口
 1985年,西四家具店,北京人家中三大件
 1986年,东四商业街
 1987年,迪斯科开始风靡北京
 1988年,在地坛公园练气功的人们
 1989年,前门大街上的小公共
 1990年,鼓楼地区胡同内
 1991年,北京街头
 1992年,在王府井开张的麦当劳餐厅
 199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成立
 1995年3月,北京市民排队购买国库券
 1996年,胡同里一处卖菜地方
 1997年2月,北京街头的报摊
 1998年的地安门大街
 1998年的后海
 1999年的红墙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