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4-10 07:25 |

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


老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传在西周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完成《道德经》著述后,便归隐于此继续修炼。后来,老子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此地也因此被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


北魏时期,统治者开始在山上建庙纪念老子,并修建了山顶的太清观。唐朝贞观十一年(637 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宣布尊奉道教,赐名本山为“老君山”。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16岁的太子朱慈烺落入李自成之手,随大顺军赴山海关讨伐吴三桂,兵败后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直到51岁死去。老君山下原有太子墓及碑等,四篇碑文可算铁证。 诗人王心鉴作有《老君山》诗,言到“云岭一万重,秋来此间清。扑面迎翠色,回转别泉声。金顶倾紫气,石林逸仙风。深涧皆静寂,蛱蝶不知名。”



北魏至当代毁毁修修,现存的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老君山道教文化区沿途庙宇历史悠久,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的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该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自此,老君山的名号享誉天下,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的朝拜胜地,每年四月初八前后,都会组织规模浩大的老君山古庙会,这一庙会也被称为老君山四月初八古庙会、十方院庙会,现已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君山的道观等建筑众多,山顶有老君庙,其因由铁椽和铁瓦建成,故而以铁顶闻名。此外,还有灵官殿、道德府、龙吟阁等庙宇。其中龙吟阁周边景色奇特,有形态各异的岩石、飞泻的瀑布和潺潺的溪水。 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



在老君山还留存着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比如传说中老子修炼成仙的仙人洞,洞内有众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洞,以及老子画像、铜像等文物古迹。




千百年来,老君山的“仙”和“灵”吸引着大量中华儿女前往拜访。这里的老子出世哲学与悠悠密林之地相得益彰,令人惊叹于其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老子领先世界的哲学思想。





老君山不仅是道教圣地,还具有重要的地质研究价值。其记录了过去19亿年华北古陆块南缘的分裂、分散、增生、聚集、碰撞和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是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和长期河流剥蚀作用造就的。山上的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由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年龄至少1亿岁。在地质史上,共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相对年轻的“老君山岩体”,造就了群峰竞秀、拔地通天的独特景观。


如今,老君山已成为一个集道教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朝拜祈福、学习研究。2012年,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被正式授予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称号。2014年,老君山老子铜像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收录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