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25-04-10 16:47 |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叫守陵人。顾名思义,他们就是专门守护陵墓的。而这种服务普天之下只有一类人能够享受,即当朝的帝王世家。由于这个职业颇为神秘,历史上关于他们的记载十分寥寥,目前有记录的只有距今最近的清朝。
 或许在旁人眼里,这个职业并不是什么好差事。其实并非如此,由于守陵人看护的可是当朝帝王的祖坟,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身份自然相当特殊。在清朝,能够充当守陵人的只有正黄、镶黄和正蓝旗,职位贵贱程度一目了然。 而守陵人也基本是个闲差,正常情况下,只有推翻政权的起义军才会对皇陵下手,普通百姓谁敢打皇陵的主意?这些守陵人工作不但相当清闲,每年从朝廷拿到的俸禄也颇为丰厚。甚至还不需要赋税和服役,可谓是相当潇洒。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王朝巩固的情况下。倘若封建王朝覆灭,自然也就没人再付守陵人工钱。就像1912年清政府倒台后,当年守卫皇陵的100多号人因拿不到工资,纷纷选择离开,只剩下少数对皇室忠贞不二的人还在苦苦坚持。当然,他们并没有工资,靠的只是自己的信仰。 虽然原本的守陵人数大大减少,由于民国政府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其中明确规定了对清皇陵的义务,国民政府不得不派出专门的卫兵前往守陵。也是这会,清皇陵出现了两支守陵人,一支是国民政府军,一支则是清朝原本的守陵人队伍。
 那么,他们的工资又是如何发放的呢?国民政府军自然是接受正常军饷。而那些清朝原本的守陵人,基本是靠以溥仪为首的几个爱新觉罗后裔凑钱支付的工资。 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1924年,北京政变爆发,溥仪等清朝皇室不但被断了经济来源,还被赶出了紫禁城。由于筹不到钱,那些清朝原本的守陵人也是树倒猢狲散,除了几个爱新觉罗本家的亲戚还在坚持外,基本上没剩下几个人。
 至于那些戍守皇陵的国民政府军,由于北伐战争再次爆发,他们也陆续被抽调到前线,皇陵一时间无人看守,这也给1928年孙殿英盗取东陵提供了契机。 也是因为孙殿英的盗墓行为过于恶劣,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爱新觉罗皇室的具体声讨。东陵盗宝案发之后,国民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又调遣士兵守陵,此事才告一段落。
 之后再次出现无人看守的情况,是在1945年之后了。国民政府前线战事吃紧,士兵又被调走,清皇陵再一次出现“真空”状态。于是,新的东陵盗墓犯王绍义蠢蠢欲动,对清皇陵进行了第二次洗劫。 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东陵才又迎来一批新的“守陵人”。与其说是守陵人,倒不如说是文物管理工作者。解放后,清皇陵被国家划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设立了专门的景区,而这些景点的工作人员,便是新时代的“守陵人”。当然,他们不但有工资,还是国家公职人员。
 百年风云,历史变幻,守陵人这一古老神秘的职业随封建王朝的陨落逝去了,现代社会再也不需要专门的守陵人。又或者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祖坟的守陵人,而清朝守陵人的延续,便是如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千万爱新觉罗的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