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10-22 07:11 |
乔家大院木雕 垂花柱 乔家大院 精雕细刻的院墙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和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李家大院 百善墙
李家大院 耕读文化 李家大院木雕 风俗民情图 李家大院砖雕 福星 徽州建筑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凡有建筑处,皆可看到匠师的三雕艺术。特别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徽州人融石雕、砖雕、木雕为一体,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温婉内敛,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被人称之为“徽式三雕”。 每次看到徽州的建筑,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青墙黛瓦、檐角斗拱、马头墙,与周围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徽州画卷,仿佛是人间仙境。 每次看到徽州的建筑,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青墙黛瓦、檐角斗拱、马头墙,与风景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徽州画卷。 徽州建筑内部追求精巧华丽、工整典雅。大凡在梁坊、雀替、桩托、轩昂、柱撑、门窗、隔心、挂屏、檐栏、床架、几案和其他家具上的雕刻部件,都要镌刻雕镂,风格新颖别致、风致雅趣,装饰极富美感。 砖雕是由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徽派建筑有个说法“千两银子七百门”,无论贫穷与富贵的人家,门面都有精美砖刻,可见对门面的重视程度。 徽派建筑大门 徽州木雕主要是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与砖雕和石雕相比,木雕显得更精致,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叹为观止。 承志堂,位于安徽黟县,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承志堂的木雕,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 其中木雕"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客图"和"董卓进京"、"长饭坡"、"三英战吕布"等京剧图案,不仅雕刻槽巧,层次分明,线条清晰,而且构图宏富,场面壮观。 承志堂 "百子闹元宵" 承志堂"唐肃宗宴客图" 徽州石雕质地坚硬,防雨防潮,主要运用于建筑外部空间以及建筑承重部分,徽州石雕题材受材料限制,不及砖雕、木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 雕刻丰富的石牌坊、风采动人的石狮子、玲珑剔透的石漏窗……无不展现了徽州石雕技艺的精湛。 徽州石牌坊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棠樾牌坊群是中国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棠樾牌坊群 松石、竹梅图漏窗,是安徽黟县西递村西园中的一对石雕漏窗。 “松石图”漏窗上,两株奇松斜立于嶙峋怪石之上,十分刚劲有力。“竹梅图”漏窗上,弯竹梅影,婀娜多姿,静中有动,画中有诗。 松石、竹梅图漏窗 世间三雕的美丽离不开工匠们的用心,他们将传统的文化信念和人世情怀,都凝聚在大院里的每一个雕件上,谱写出不负光阴不负卿的匠心追求。 而这些经年累月、俯仰可见的文化氛围,也在这一方天地里循环往复,经久不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和修养。 走进一座精雕细琢、深邃富丽的大院,就是就走一段古老而悠远的时光之中,就算足不出户,也能置身于生活情趣,感受到那无穷广阔、栩栩如生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