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机、城 在可见的未来,智能机器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也会是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参与者。它们将不仅以“具身”的形态出现,更会以其他多样的专业职能形态,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机共存空间”,是对新物种更开放的空间讨论命题。这些空间从属于人类,也适配于不同的智能机器形态,使人与机在更广泛与弹性的城市空间中共存。 
▲MARS的“人-机-城”全域协同体系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美团机器人研究院MARS(Meituan Academy of Robotics Shenzhen)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隶属于美团集团旗下的非拟人态服务型机器人的研究机构。我们接受委托,对位于深圳的MARS总部办公室、实验室、展示中心以及落位于不同商区裙楼顶部的第二代机器人配送运营站进行设计。 既是建筑又是机器 由于MARS的背景和需求,我们将项目定义为一个试验场。这个场域,空间与机器互为镜像,边界模糊——它既是建筑又是机器,抛弃了恒常的固定性,“可变”以适应机器快速迭代的空间需求,而机器又作为构建空间的要素。 为此,我们设计了NEOWALL平台。设计构想基于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调度系统,让1.5M边长模块的NEOWALL,能在软装操控下精确空间定位,自由切换出不同的空间组合模式。 
▲ 基于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调度系统而成的NEOWALL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而1.5米出挑的悬臂板则可以在水平向上解决不同平面高度的需求。每个模块均设有独立的多媒体屏幕,将展示与多媒体融合。 
▲NEOWALL的升降悬臂平台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为应对不同代际产品出现的外形尺寸、细节、操控多方面的展示与存放需求,空间的设计策略是弹性可变的。因此我们借由空间机器NEOWLL的引入,使空间也成为一个机器。 
▲ 由NEOWALL组成的可变空间场域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 行走的墙体—机器作为建筑要素—可变空间©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NEOWALL的设计,是我们对可变空间的持续思考,也正是MARS项目的背景和极限的空间需求,令这些设想得以部分实现。事实上,NEOWALL可以在多样的使用场景下,创造出更多不被定义的空间。 
▲ 模糊立方里的N倍空间—机器空间的模拟设想 这些不被定义的空间,是应对快速变化时代的一种畅想性的策略。它可以把我们投放在空间中的巨大资源浪费降低。在相同的物理空间中,NEOWALL可以协同使用者,创造出更多的适配空间,释放空间效能。 
▲MARS展厅的不同空间模式©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因此,从原始构想到现实落地,MARS展示中心被一般定义为平行、散置、聚拢、空场四种基础模式,并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切换,以应对展示与会议功能的无缝衔接。 
▲机器NEOWALL带来的可变空间 ©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散置模式 
▲NEOWALL的散置模式©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散置产生自由的空间布局,让不同类型的产品能相对独立地展示。 


▲散置模式下不同类型机器的展示© 张云鹏 
并置模式 
▲NEOWALL的并置模式©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并置产生对应的序列,使同款产品的不同代际能清晰的展现。 




▲并置模式下的不同代际产品的展示©张云鹏 聚拢模式 
▲NEOWALL的聚拢模式©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聚拢针对大尺寸产品的展示,不同大小高度的组合回应产品的具体展示需求。 




▲聚拢模式下超大尺寸产品的展示©张云鹏 空场模式 除了承担机器人产品的存放展示和研究成果发布以外,展厅还需要有承载百人规模的小型会议的功能,且大多使用情况下,会议与展厅功能是需要快速切换的。因此,这也为机器空间的设想提供需求依据。 
▲MARS中心的会议模式©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MARS中心的会议模式下展开的屏幕墙© 张云鹏 全域协同 事实上,MARS对未来的城市配送已经有了系统的规划:连通低空、地面、楼宇,衔接工作人员、自动化设备、城市基础设施的“空地楼-人机城”的全域协同系统已经在运行与迭代中。 
▲“空地楼-人机城”全域协同体系©美团机器人研究院 人机协同——模糊立方 “Fuzzy Cube模糊立方”就是在MARS的全域协同框架下建立的第二代无人配送交互终端。 这个“运营站”将结合“无人机自动化配送端”(仍处于保密阶段),布局在不同的商圈裙楼屋顶,它包含无人机维护、飞控、货品集结转运等功能。 

▲“模糊立方”无人配送运营站剖面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与NEOWALL “既是建筑又是机器”的思路一致。通过液压臂的编程控制,立方的四个外立面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开合变形,形成空间扩展的屋檐与无障碍地台,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与使用场景的需求。 


▲“模糊立方”多种立面展开模式©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希望模糊室内与室外、建筑与机械边界。而这个既是建筑又是机器的方盒,同时也可被快速部署,具有产品的普适性。 

▲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入口© 张云鹏 项目名称:美团机器人研究院总部与机器人配送运营站 委托业主:美团 设计公司: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赵炜昊,胡彦 设计团队:关灏正、林泳君、陈威、林倩茹、张博凯 摄影:张云鹏、曾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