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10-22 17:19 |
提到秋色,怎么缺少江南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苏、杭二州的中式美学,到徽派的水墨画卷,每一帧都藏着老祖宗留下的极致审美。 无论是水榭亭台间的满园风雅,还是乌篷船划过的层层涟漪,亦或是青石老巷里升起炊烟,都把秋天勾勒成了烂漫的诗。 难怪每年一入秋,江南各城就成了宠儿。尤其是有一座城,是瞧妹春、秋两季都去过,但还想N刷的宝藏赏秋小城。 这里离南京仅54分钟高铁,但却不沾一点都市的紧绷感和班味,反而把日子过成了“从前慢”的惬意。 这里有自己的时区和生活节奏,早茶文化甚至比广东还要盛行,蟹黄汤包的香气裹着市井喧嚷,在杯盏间,尝尽江南风味的雅致与赶场。 这里的园林不输苏州, 推窗即画,步步成卷, 满眼的中式雅韵和运河风华,真没有比它更懂秋天的千年古城了。
这里就是李白笔下《长安三万里》的扬州。曾经,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这座城的春天成了无数旅人的魂牵梦萦,但殊不知,扬州的秋天更有意境。 扬州,一场国风美学的秋日盛宴。 秋天来了扬州,就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赏秋的盛宴,泛舟瘦西湖,看银杏与二十四桥的月色倒映成双。踏进个园、何园,满眼的红枫与古柏将秋天染成油画。
扬州的慢生活,古典园林和浓烈秋色,还有满桌的淮扬风味,都是让瞧妹心水的,超适合i人来这里逛吃。 比苏州更懂秋天 来扬州赏中式美学的“秋” 来扬州赏一场中式美学的“秋”扬州是一座极有古韵的城市,从运河文化,盐商宅邸到古典园林,处处都透着这座城的雅韵,再配上满园的秋色,真是美极了。 /瘦西湖/ 秋天的瘦西湖,比春天更有意。湖畔旁的红与黄,与古典雅致的园林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江南秋景图。 午后的碧波倒映着千年文脉,这里的一桥一塔,一园一柳,都曾是文人墨客笔尖未干的述说。 走上五亭桥,便能看到梧桐的叶片已染上淡淡的金黄。二十四桥的乌桕树也有了的一抹红,如相思豆般缀在枝头。钓鱼台的框景艺术,更把中式传统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游湖的话,可以乘坐摇橹船或画舫船,看秋水长天共清冽的秋日盛景。如果喜欢步行,也可以沿着湖畔长堤慢行,感受水墨古画的意境。(秋季在瘦西湖的万花园,还有菊花的应季花卉展出) /个园/ 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还有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秋季游扬州必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一园就可看尽千年。 个园的秋景,离不开“秋山”浓墨重彩的一笔。虽是假山,但全是由黄石堆叠而成,也是四季假山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秋日暖阳下更显暖红。 山上也是红枫如火,与黄石的赭红相得益彰,再配上苍翠的古柏,这种色彩的撞击,将“秋”的浓烈和苍劲都呈现出来了,果然是江南赏秋的“顶流”。 /何园/ 作为“晚清第一园”,何园的秋日也是一幅融合了古典建筑与自然之美的画卷。 漫步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长达千米的复道回廊,楼廊曼回,檐牙高啄,廊间光影斑驳,与红枫、银杏相互交织,实在是太美了。 当然,何园最绝的还是花窗,有梅朵形、折扇形、海棠形等,穿行其间,绕廊赏景,颇有趣味。 西园的水心亭还是国内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红楼梦》、《还珠格格》等都曾在此取景。 史公祠/ 史公祠是为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而建,是拍秋景的绝佳之地。 这里有两颗2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它们矗立在纪念馆门口,金黄的叶片于秋风中摇曳,撒落一地金黄,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显得肃穆又有诗意。 祠内还有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可以看到古琴等文物,有时还能遇到古琴表演,又为这秋日增添了一份雅致。
扬州City Walk 千年古城的慢生活 扬州的松驰感是最吸引瞧妹的,东关街的古色古香,南河下的人文历史,还有皮市街的清新文艺,这座老城太适合慢慢悠悠的逛一番了。 /东关街/东关街是一条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街,它东起古运河畔的东关古渡,西至国庆路,步步都能看到古迹。除了个园,还有逸圃、街南书屋、华氏园可以逛。尤其是逸圃,巧妙的布局,真能与苏州曲园齐肩。 华灯初上时,千盏灯笼浮空,仿佛步入了宋词里的上元夜,蓦然懂了欧阳修的那句“花市灯如昼,人约黄昏后”。在东关街还可以去茶社喝茶,品下蟹黄汤包、五丁包、千层油糕等经典淮扬茶点。/皮市街/秋天来逛扬州,皮市街也是个不错的去处,这条街从元代起就与马军装备相关,到明清时期皮货业日益繁华,逐渐形成了商贾云集的“皮货一条街”。它串联起了东关街和南河下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中秋的市集那是相当热闹。而且这边还有很多文艺的书店和咖啡小馆,很适合拍照打卡。/南河下/扬州的南河下,是个北京皇城历史街区,南京颐和路同批入选中国30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不仅有必逛的何园,整个历史街区,还散落着湖南会馆、岭南会馆、贾氏庭院等盐商宅邸和私家园林。南河下的历史氛围是三条街里最浓的,一条巷子从东往西,全是旧宅,慢行其中,仿佛与时空开启了一场对话。/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全球唯一的全流域展示运河文化的博物馆,扬州用科技把2000年的运河历史“搬”到了眼前。馆内藏有春秋到当代的运河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等 1 万多件,被称为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博物馆本身也是一座极具古韵的建筑,傍晚的时候,非常出片。(博物馆顶层露台、附近的红桥,都是拍摄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