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霜降前后,别太心疼钱,常吃5种食物,益气补虚,安健稳入冬[30P] --]

武当休闲山庄 -> 美食指南 -> 霜降前后,别太心疼钱,常吃5种食物,益气补虚,安健稳入冬[3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5-10-23 11:10
霜降前后,别太心疼钱,常吃5种食物,益气补虚,安健稳入冬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前后昼夜温差很大,冬天的脚步渐临。人体这个时候需要收敛阳气,储备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冬。这个时候就要适当进补,为立冬的“大补”做铺垫。关键时期别心疼钱包,在饮食上适当投入,为整个冬天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就推荐5中霜降时节的“明星”食材,详细菜谱也贴出来了,助您益气补虚,安稳入冬。

1.山药:药食同源,健脾益肺
推荐菜谱:山药炒肉
材料:适量猪肉,适量山药,姜蒜末,葱段,少许盐,玉米淀粉。


2.牛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
推荐菜谱:番茄炖牛腩
材料:适量番茄,适量牛腩,20克冰糖,半个洋葱,2个八角。





3. 白萝卜:“秋冬小人参”,顺气消食
推荐菜谱:家常羊肉萝卜汤
材料:羊肉,白萝卜,枸杞,香菜,葱花,盐,胡椒粉。


4. 板栗:“千果之王”,补肾健脾
推荐菜谱:板栗烧排骨
材料:适量排骨,适量板栗,适量大蒜末,适量小米辣,生抽,蚝油,老抽,白糖,葱花,八角,香叶。



5. 芝麻:滋阴润燥
推荐菜谱:自制黑芝麻糊
材料:芝麻70克,糯米30克,红枣,花生,冰糖,清水。



霜降时节,大自然的馈赠正是我们养生所需。这五种食物,或补气,或养血,或健脾,或润燥,别再犹豫,走进厨房,用这些温暖的食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让我们元气满满、安稳踏实地迎接冬天的到来。

"霜降一碗汤,不劳医生帮"!建议多喝深秋4碗汤,驱寒保暖、真香

1.白萝卜牛肉汤



2.黄骨鱼豆腐汤




3.番茄白菜虾滑汤




4.板栗红枣鸡汤







jjybzxw 2025-10-23 11:11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盛。此时人体顺应自然,进入“收敛闭藏”的阶段,正是补益元气、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以平稳过渡到冬季的关键时期。中医认为:“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在霜降前后适当进补,尤以益气健脾、润燥养肺、温中补虚为要。

以下是霜降前后最宜食用的5种食物,兼具食疗价值与季节顺应性,助你安健稳入冬:

---

一、山药:健脾益肺,补而不燥  
山药被誉为“平补三焦”的佳品,尤其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易腹泻的体质人群。  
- 功效解析: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富含黏液蛋白、淀粉酶、多糖类物质,有助于保护胃肠黏膜、促进消化吸收。  
- 食用建议:可煮粥(如山药小米粥)、清炒(山药木耳)、炖汤(山药排骨汤),亦可蒸食代主食。  
- 深层意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霜降后湿气未尽,山药既能健脾祛湿,又不助热生火,是“缓补”之道的典范。

---

二、柿子:润肺止咳,养阴生津(适量为宜)  
霜降前后正是柿子成熟时节,“霜打柿子红如火”,民间素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说法。  
- 功效解析:味甘涩、性寒,入肺、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健脾涩肠的作用。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鞣酸(需注意空腹不宜多食)。  
- 食用建议:宜选择熟透软柿,避免空腹食用以防形成胃石;可制柿饼(具润肺止咳之效),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 文化意涵:柿子象征“事事如意”,其红润之色亦契合秋冬养阴、调和气血的理念,是节气饮食中“形神共养”的体现。

---

三、板栗:补肾强筋,益气厚脾  
俗称“千果之王”,是秋季最具代表性的温补坚果之一。  
- 功效解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能健脾补肾、强筋活络,对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脾虚泄泻者尤为适宜。含丰富淀粉、蛋白质及矿物质(如钾、镁)。  
- 食用建议:可糖炒、炖鸡(板栗烧鸡)、煮粥或做糕点。但热量较高,每次建议食用5–10颗为宜,避免积滞伤脾。  
- 养生智慧:板栗属“土味”之果,应脾所主,且其温性可抵御初寒,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收”与“藏”的过渡需求。

---

四、梨:润燥清肺,化解秋末干咳  
秋季燥邪当令,尤以霜降前后最为明显,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症状,梨为首选润燥果品。  
- 功效解析: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含大量水分与膳食纤维,有助于缓解便秘与咽喉不适。  
- 食用建议:可直接食用,更推荐煮食(如冰糖炖梨、川贝梨盅),以减其寒性,增强润肺止咳效果。体质偏寒者宜煮服,忌过量生食。  
- 辨证施膳:梨乃“天然矿泉水”,但非人人皆宜。对于痰湿重、脾胃虚寒者,宜搭配生姜、红枣同煮,达到“寒热平衡”。

---

五、羊肉:温阳散寒,补虚御冬  
霜降后阳气内敛,寒气渐增,适量食用温性肉类可助阳气潜藏,抵御严冬。羊肉是最典型的“冬令进补”食材。  
- 功效解析:味甘性温,入脾、肾经,能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补虚。富含优质蛋白、铁、锌及B族维生素,有助于改善贫血、畏寒、疲劳等亚健康状态。  
- 食用建议:推荐炖煮方式(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白萝卜炖羊肉),搭配辛温药材可增强驱寒效果;不宜油炸或烧烤,以免助火生燥。  
- 节气哲学:此乃“因时制宜”之典范——借天地阳气收藏之势,以内源性温补助力机体实现“冬藏”。然须注意“补而勿壅”,忌过度肥甘厚腻。

---

🌿 总结与延伸:霜降饮食的三大原则

| 原则 | 内涵 | 实践建议 |
|------|------|----------|
| 顺应四时,收而不过 | 秋主“收”,饮食宜收敛肺气,忌辛辣发散 | 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香耗气之物 |
| 滋阴润燥,兼顾脾胃 | 防秋燥伤肺,但不可寒凉败胃 | 梨、柿宜配温性食材同烹,如姜、枣 |
| 缓补渐进,以平为期 | 切忌骤补猛补,防“虚不受补” | 补品宜从小剂量开始,观察身体反应 |

> ✅ 温馨提示:以上五种食物虽佳,但应根据个人体质灵活选择。阴虚火旺者可多用梨、柿;阳虚怕冷者宜重用羊肉、板栗;脾胃虚弱者首推山药;老人小儿则以温和缓补为上。

---

在这个万物沉静、气息内敛的节气里,饮食不仅是滋养身体的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仪式。真正意义上的“入冬准备”,不只是囤积热量,而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让身心进入一种从容安定的状态——外御寒风,内守精气,方能安然度冬,静待春生。


查看完整版本: [-- 霜降前后,别太心疼钱,常吃5种食物,益气补虚,安健稳入冬[3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