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10-23 16:39 |
★旅游地点:镇江句容玉清广场 我们这次去句容的时候天气不是太好,天空飘着微雨。不过车泊在玉清广场附近的时候,雨倒是停了,我自然不愿意在车里枯坐,于是下车去附近的玉清广场转了一圈。 说是广场,实际上倒有些口袋公园或小游园的意思,是在华阳北路和宁杭南路交岔口形成的一座三角形的小公园,面积不大,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逛一圈下来,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我从公园南入口进入,迎面有一块巨石,打磨得倒是颇为圆润,上面刻着“玉清广场”四个字,没有落款,字也很端正。 旁边有一座葛洪的立像,站在高高的基座上,一手持着竹简,一手置于背后,目光平视前方。 两侧是雕塑墙,朱红的背景,白色雕塑,是葛洪修仙到飞升的经历。葛洪字稚川,自号抱仆子,世称小仙翁,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是根正苗红的句容人。 葛洪出身于江南豪族,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西晋太安二年,张昌、石冰扬州起义,大都督顾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战后葛洪弃戈释田,永兴元年赴洛阳搜求异书,时值八王之乱,颠沛流离于徐州、豫州等地,颇受了一番战乱之苦。于是便消极避世,栖息山林,建兴四年重返故里。东晋开国,赐葛洪关内侯,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就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令,途经广州时,刺史邓岳表示愿供其原料在罗浮山炼丹,于是葛洪中止赴任,隐居于罗浮山,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后来因为学生太多,又增建东西北三庵。葛洪于东晋兴宁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葛洪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二十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五十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另外还有各类著述,包括《金匮药方》《时后备急方》等医药著作,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葛洪是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葛洪虽说是句容人氏,却是在广东罗浮山传道修行的,因此句容茅山的开山鼻祖并不是葛洪,而是陶弘景。葛洪也开创了茅山派,被称为南茅山。 从南往北有一条主要的通道,两侧布置了草坪,边缘则是树木。草坪上有 些宣传的雕塑,有一组葫芦状的框框里满是大大小小的心形,旁边是“明德惟馨”“积善成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宣传牌。 广场中段比较开阔的地方,往西有“红色港湾先锋驿站”,除周日和节假日休息外,分上午和下午开放。 北端有《句容好人赋》,原来句容不仅是洞天福地之境,还是崇德向善之城,除了文明宣传栏有《善行义举榜》外,还置一条长廊表彰这些好人善事。 一个大红色的善字雕塑非常醒目,四周有着小几号的字“养善”“育善”“积善”“行善”“扬善”“友善”,原来“善”也是需要培育的。如果拥有一片“善”的款识,那么善行义举一定会在这片土壤上发扬光大。 有一组市民在广场林下吹拉弹唱,自误的同时也误乐了周围休闲的市民。我好奇地探头看了一下,就被一位大妈叫住:“哎呀,这个歌年轻人会唱,快过来唱一下,没关系的,我们都唱得不好的。” 我大是汗颜,一则我早已经算不上年轻人了,二则我看了一下歌名,也是完全陌生的。看来,这些退休的市民比我更与时俱进,已经开始对网红歌曲“下手”了。我不好意思地摇头拒绝:“我真不会唱。”看着他们遗憾的表情,我更觉得不好意思了。看来,人就得学会一技之长,不然连广场都不好意思去了。 自驾游:镇江句容玉清广场 9月初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