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阅读
  • 2回复

[疾病预防]人不会突然间老年痴呆!医生调查发现:大脑受损,逃不开4个原因[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7674
金币
112081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2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你说,老年痴呆真的就是一夜之间变傻的吗?我这段时间老是记不住事,心里挺害怕的。”

一个五十出头的人站在小区门口,低着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安。他拎着一个购物袋,动作有些迟缓,眼神里透着明显的焦虑。

他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疑惑,很多人以为,老年痴呆就是突然的记忆断片、行为异常,像是瞬间失控,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任何一种疾病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大脑的衰退,更是日复一日、小小损伤慢慢积累的结果,绝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处理海量的信息、指挥全身的运转。

当这台机器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表面上可能只是健忘、情绪变化,但实际上,背后可能已经经历了漫长而隐秘的破坏过程。

医生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脑受损并非偶然,而是和四大关键原因密不可分。

第一个被确认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慢性炎症,大脑本身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器官,任何持续性的低度炎症反应,都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

慢性炎症不像急性发炎那样剧烈,它悄无声息地存在于体内,可能来源于肥胖、糖尿病风湿、肠道菌群失衡,甚至是口腔疾病。

这些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激活大脑内的免疫细胞,它们反过来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神经元受损、突触减少,大脑网络结构逐渐崩坏。

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身体有些小毛病,没想到大脑早已在沉默中慢慢变脆弱。

第二个让大脑加速受损的因素,是血管问题,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但消耗了身体25%的氧气和血流量。

细小的血管像树根一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大脑中,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可一旦这些微血管出了问题,比如动脉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管变窄、变脆,大脑就像农田断了水渠,慢慢干涸。

缺氧、营养不足,神经细胞活力下降,代谢废物积累,脑细胞的死亡速度加快,很多老年人刚开始只是偶尔感到头晕、记性差,其实背后是大脑局部血流供应不足。

时间一长,脑白质开始脱失,认知功能直线下降,最终形成不可逆的痴呆状态。

第三个隐藏更深但杀伤力巨大的原因,是慢性睡眠障碍,人类的大脑需要通过睡眠进行垃圾清除和神经修复。

白天大脑工作时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其中就包括被认为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这些废物必须在深度睡眠期间,通过脑脊液系统清除出去。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极差,大脑的自清洁功能受损,废物在脑内沉积,逐渐形成斑块,破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认知能力下降速度远快于正常睡眠者,而且一旦出现记忆减退,病程往往更快。

很多人熬夜成瘾,以为年轻能扛得住,没意识到大脑在无声中背负着沉重的代价。

第四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长时间的精神压力,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很多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状态,精神压力会导致应激激素皮质醇长期升高。

短时间内,皮质醇能帮助人应对危机,但如果一直居高不下,就会对大脑尤其是海马体造成损害。

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重要区域,过量的皮质醇会让海马体神经元萎缩,神经网络断裂,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

研究发现,长期高压力生活的人,老年后罹患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几乎翻倍,即便没有明显的大病,长期被精神压力困扰的人,也容易提前出现认知功能的下滑。

这四个看似分散的因素,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彼此交织,悄悄改变着大脑的健康轨迹。

慢性炎症让神经元变脆弱,血管问题让大脑断粮,睡眠障碍让大脑清洁系统崩坏,精神压力让神经连接瓦解。

大脑的受损,从来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无数个日日夜夜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后果。

很多人直到出现明显记忆障碍、迷路、性格变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可那时候,大脑受损早已进入不可逆阶段。

真正聪明的人,会在还没出现明显症状时,就开始关心自己的大脑健康,从调整生活方式做起。

管理体重,控制慢性病,保持血压、血脂正常,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定时作息;适当锻炼,增加脑部血流。

学会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多用脑,多社交,延缓大脑老化,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正是大脑健康最有力的保护伞。

那接下来,不禁要追问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有了轻微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还有没有可能通过干预,延缓甚至部分逆转大脑的退化?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神经元的死亡还未达到大规模不可逆阶段,科学的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大脑功能。

最基础的一步,是彻底改变生活方式,重点放在改善睡眠、控制慢性病、增加有氧运动、调整饮食结构。

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骑车,不仅促进血流,还能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助于神经元修复。

饮食方面,可以增加富含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深海鱼类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都有助于保护神经系统

精神训练也很重要,通过阅读、写作、学习新技能,与此同时,社交活动也不可或缺,多与人交流,有助于激活大脑多个功能区,延缓衰退进程。

最重要的是,坚持干预,哪怕每天只有一点点变化,长期下来,也可能为大脑赢回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真正拯救大脑的,不是奇迹,而是每天认真的自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人不会突然间老年痴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黄星瑜.老年痴呆并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中国医学创新,2024-07-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7674
金币
112081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2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关于老年痴呆是否是一夜之间变傻的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 老年痴呆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它与大脑长期受到的损伤密切相关,包括慢性炎症、血管问题、睡眠障碍、精神压力等因素的长期累积。

2. 大脑的损伤是一个持续、隐秘的过程,可能起初只是轻微的健忘、情绪变化,但背后已经发生了长期的破坏。等到出现明显的记忆障碍、迷路等症状时,大脑受损已经进入不可逆阶段。

3. 老年痴呆的形成与多种因素交织相关,包括慢性炎症导致神经元受损、血管问题导致大脑缺氧缺血、睡眠障碍影响大脑自清洁功能、精神压力损害神经网络等。这些因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脑健康。

4. 老年痴呆虽然不可逆,但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大脑退化的速度。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包括改善睡眠、控制慢性病、增加有氧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

5. 精神训练和社交活动也很重要,有助于激活大脑功能区,延缓衰退。坚持长期干预,每天做出一点点改变,就可能为大脑赢得更多时间和机会。

6. 老年痴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关注大脑健康,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7. 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等早期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并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尽可能延缓大脑退化的速度。

总之,老年痴呆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发生,而是长期损伤累积的结果。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我们可以延缓甚至部分逆转大脑的退化过程。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关注自己的大脑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896
金币
140447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1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大脑受损引发老年痴呆的四个原因
过度依赖科技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语音助手等科技产品虽然让生活更加便捷,但也在潜移默化地削弱大脑功能。过去大脑通过工作保持活跃,每天面临一些小挑战,有助于维持记忆力和反应速度。然而现在人们几乎无需花费脑力去记忆很多事情,大脑逐渐变得“懒散”。研究表明,长时间过度依赖外部科技设备,会直接影响记忆力的保持,甚至可能成为引发老年痴呆的潜在因素,就像身体需要锻炼一样,大脑也需要时常“运动”2。

慢性压力
长期的压力是大脑健康的隐形杀手。当压力积累成慢性时,其影响远超想象。长期的压力会使身体释放大量皮质醇,这种激素在体内堆积过多会损害大脑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体。研究显示,长期慢性压力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还会伤害大脑神经连接,使大脑功能逐渐减退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