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攻略]国庆打卡东非“二次渡河季”!避开旺季70%游客,场面同样震撼,资深玩家才懂的黄金时段[7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34
金币
12644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去东非,看一场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不仅让人领略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更激发了人们对生命、自然与生存的深刻思考。
亲眼目睹数百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广袤的草原上迁徙,穿越河流、草地,这种壮观景象带来的视觉震撼是难以言喻的。
而这种自然奇观也让人深感自然界的伟大与神秘,同时也让人对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循环有了更深的感悟。
为何会产生大迁徙?每年5月到6月,当塞伦盖蒂草原的青草被逐渐消耗,200多万只饥肠辘辘的食草动物,为了生存一路北上,跋涉3000多公里,它们主要是角马、斑马、瞪羚。
这是一场凶险而又艰辛的“生存之旅”,在迁徙过程中,它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干旱、洪水、天敌的威胁等。然而,它们依然坚持前行,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在逃过重重杀机后,会抵达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草原。但在短短两三个月后,它们会再次不辞辛苦,为追寻青草返回塞伦盖蒂。
差不多在每年10月,正值角马等食草动物们从肯尼亚马赛马拉,返程坦桑尼亚塞伦盖蒂的“二次渡河季”。据统计,最终大概只有30%的幸运者能重新回到出发地。
角马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种大型有蹄类动物,以其独特的外貌和优雅的奔跑方式而闻名。角马体形壮大,四肢粗壮,体长约1.7-2.4米,肩高1.1-1.4米,体重达150-230公斤。
角马是草食性动物,以各类草本植物为食,常群居在非洲的草原地区。角马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可以感知到远处的食物和危险。它们通常属于群居动物,以大型群体的形式生活。
迁徙主力军之一还有斑马,它们 是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以其独特的黑白相间的皮毛花纹而闻名。按体型和身体条纹可分为3个物种:细纹斑马、山斑马、普通斑马(平原斑马)。
斑马体形高大,它们拥有强壮的四肢并且可以快速奔跑,速度可达70公里每小时。斑马是群居动物,通常由一雄性领导,多个雌性和年幼的后代组成。它们以嫩叶野草为食。
汤姆森瞪羚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种小型食草动物,以其超高的速度、灵活的转向以及更好的耐力而著名。
汤姆森瞪羚喜欢奔跑跳跃,最高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90公里。它们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这使它们不用转头就能看到前面和后面。
在草原上,它们是多种草原食肉动物渴望的美味,但凭借其高超的奔跑能力,它们常常能成功逃脱捕食者的追捕。它们经常与汤姆森瞪羚结群,但比汤姆森瞪羚罕见得多,汤姆森瞪羚腰际有那道黑色条带。
一般来说,动物大迁徙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7月和8月,是迁徙的高潮阶段,这段时间也正值暑期,也是东非的旅游大旺季,但这也意味着人多拥挤,出行成本也高。
如果不凑热闹,可以选择旱雨季交替的10月出发,此时游客量减少约70%,让独享无垠草原的奢侈成为可能,也可以领略到“二次渡河季”的不同之处,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资深旅行者才懂的黄金时段。
据相关纪录片观测,经历7-8月惨烈渡河的幸存角马,在10月南返时角马们更为“机智”“谨慎”,角马群并非机械迁徙,10月南返塞伦盖蒂时介于之前的经验,会挑选全新渡口避开鳄鱼埋伏点,比7-8月的盲目冲刺更具观赏性。
马拉河鳄鱼在10月攻击性也会降低,当然并非仁慈,而是因7-8月已饱餐此时进入进入"懒政期",更倾向撕咬后故意放生,让受伤角马成为后续诱饵,相比7-8月,二次渡河死亡率反降约18%。
不过大自然变幻莫测,动物们也展示着高超的智慧,它们很有可能仅仅因为天气不好等多种因素,就待在河边一动也不动,无人能保证蹲守一日一定能邂逅此景,也要看运气与机遇。
赞那度特别推出国庆东非9天7晚精致小团,行程开始日期:2025年10月01日(抵达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行程结束日期:2025年10月08日(离开肯尼亚内罗毕),正国庆出游时间段极好,不用过多请假。
小团仅限12人,单人价格¥ 99,800 起 ,避开人潮,全程小飞机接驳,一次旅程,穿越坦桑尼亚与肯尼亚,入住奢华营地,一起开启双国野奢,独占草原至美秘境!
塞伦盖蒂,狂野奇境 从19世纪起,东非大草原就是欧洲贵族的后花园,而坦桑尼亚的1/3是国家公园、动物和森林保护区。
坦桑尼亚 拥有超乎想象的美,在这里,既可以远眺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也能找到印度洋里形态万千的珊瑚礁岛;还可以感受灵长类动物栖息的原始热带雨林,以及一望无际的草原……
塞伦盖蒂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占地14750平方公里,是一个广袤的草原生态系统,名字源于马赛语“ siringet”, 意为“无尽的平原” 。
BBC出品的纪录片《塞伦盖蒂》在开头时这样介绍到:“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依然朝气蓬勃,大群动物可以自由地奔跑。那个地方生生不息,时间好像停顿,成为大地上最大群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这就是塞伦盖蒂大草原。”
塞伦盖蒂也是非洲野生动物聚集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羚羊、斑马、野牛和掠食者狮子、猎豹共同生活在这片富饶辽阔的大草原上。
作为非洲奢华品牌,Bushtops毫无疑问是东非野奢营地中的王者,有着“荒野丛林中移动的行宫”之美誉。
在非洲仅开设了3家,隐秘到只有少数野奢控玩家才会抵达这里,平时也是一房难求。
Serengeti Bushtops Camps,位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北部,整个营地都藏匿在丛林之下。
拥有12间豪华的帆布帐篷,以它们周围的动物命名。每间客房都被宽敞的私人露台环绕,营造出120平方米的宽敞空间,可以躺在躺椅上,在私人热水浴缸中放松身心,或观赏来来往往的野生动物。
房内设有巨大的木质露台,配有热水浴缸,还有 Bushtops 特色床上用品、吊扇和储备充足的迷你吧、下沉式休息室以及24小时管家服务、电力和无线网络。
抬头 凝视 着塞伦盖蒂迷人的风景,从外面的野生动物王国回到 Serengeti Bushtops 舒适的帐篷,仿佛自己真正成为追求原汁原味大自然的探险玩家。
无论是清晨、傍晚还是全天的狩猎探险,营地目光敏锐的司机和观察员都会带领客人乘坐特别改装的四驱车,近距离欣赏塞伦盖蒂的自然奇观。
从壮丽的自然风光到最原始的自然风光,每一次探险都引人入胜,留下独一无二的难忘回忆。
营地开放式餐厅提供令人垂涎的点菜美食,并可欣赏塞伦盖蒂的壮丽景色。
可以品尝岛精致的当地菜肴和高级菜肴、上等葡萄酒等,并为素食者、纯素食者和特殊饮食者提供充足的选择。
如果想在泳池边或帐篷里用餐,完全没问题。至于用餐时间,没有固定时间:完全由客人决定。
马赛马拉,动物星球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Masai Mara National Park)被誉为“动物星球”,广袤的草原与繁茂的森林提供了栖息之地,这里是近百种哺乳动物和超过四百种鸟类的家园。
从草原上威风凛凛的狮群到河流中潜伏的鳄鱼与河马,每一次转身都是一场惊喜的发现。
居住在此的马赛族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狩猎和牧畜文化,成为了整片草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行程会在这里停留2晚深度游猎,《走进非洲》电影有一段美好的野餐画面,就源于马赛马拉的Angama Mara 酒店,这也是我们此次会下榻的非洲小众奢牌酒店。
▲ 《走出非洲》经典的电影宣传照地点 Angama 这个名字,马赛语意思是“悬在空中”,酒店位于悬崖边缘的制高点,清晨太阳升起,你可以俯瞰整片马拉三角地带的风景。而且靠近大迁徙的角马过河观测点,有机会看到各种大型哺乳动物和黑犀牛。
酒店人气很高,是马塞马拉最受欢迎的野奢酒店之一。也 是电影《走出非洲》中浪漫的恩贡山的取景拍摄地,特别适合蜜月度假旅行的客人。
酒店每个房间都配有落地窗,你可以躺着就能欣赏到草原美景。
除了休闲度假,酒店还有丰富的项目体验, 可以越野车游猎,或是访问当地社区了解更多关于马赛人的故事。
更令人惊喜的是酒店精心筛选了不同的用餐地点,比如马拉河边、《走出非洲》中的山丘上、私人观景平台上、荒野丛林中等,边吃美食边感受草原独特的气息。
大自然的意外杰作 位于非洲心脏地带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Ngorongoro Crater),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有着另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在地球上已存在了800万年之久。约250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喷发,“因祸得福”地诞生了现有的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北部,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一个世界罕见的“复合遗产”景点。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完整的塌陷火山,当年它还在活动状态时,多次喷发炸去了火山顶峰,留下了一个完美的碗状火山口。
在这方圆百公里的火山口内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沼泽和湖泊,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为数千万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这里是一部活生生的非洲野生动物名录:角马、瞪羚、狮群、豹子、大象、长颈鹿......应有尽有,甚至你还有很大几率看到濒临灭绝的黑犀牛。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是整个坦桑尼亚唯一不用参加迁徙的部队,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园,从生到死都不会离开。所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亦被称为“非洲伊甸园”。
Sanctuary Retreats作为奢华旅行专家 Abercrombie & Kent 旗下的非洲野外营地品牌,屡次获评非洲奢华野外度假村,是非洲30家最佳度假村榜单中的常客。其以提供地道的精品体验而出名。
行程中,我们将入住坐落恩戈罗恩戈罗 Sanctuary Ngorongoro Crater Camp。帐篷营地坐落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边缘的一片古老森林中,由于距离入口道路仅一小段距离,适合早晚驱车前往火山口和火山口底部进行狩猎活动。
房由十顶帐篷组成,全部坐落在山谷林地之中,帐篷具有当地风格的特色,外层帆布覆盖内层结构,形成一个阴凉的阳台,阳台上摆放着运动椅、桌子和实用的盥洗台等。在开始一天的狩猎之旅之前,这里是享用清晨咖啡和饼干的绝佳去处。
每个帐篷内都配有舒适的双人床或两张单人床、床头柜、照明灯以及充足的储物空间。
浴室设施位于帐篷后部的窗帘后面,包括抽水马桶、带镜子的洗脸盆和经典的桶式淋浴,指定的帐篷服务员会在隔间外为客房装满水桶,水温可根据客人的需求调整。
营地的公共休息室、餐厅和酒吧分别位于一个帐篷内,休息室里,深棕色的皮革沙发和扶手椅环绕着咖啡桌摆放。此外,这里还摆放着各种阅读材料和一些野生动物艺术品。
餐厅里摆放着别致的单人桌和直立座椅,上面也印有当地动物的图案比如斑马等。酒吧帐篷是三个帐篷中最随意的一个,同样印有当地动物的图案,并配有布艺座椅。
所有帐篷均为开放式,可以在放松身心、用餐的同时欣赏美景。此外,营地内还摆放着一些休闲和用餐家具,可以在户外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和美食美酒。
还可以在营地享用自助早餐,也可以外出享用野餐,晚餐均在营地内供应,可在餐厅帐篷内或指定的户外场所享用。
营地为每位入住的客人提供一次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底部的游猎活动。
清晨和傍晚可以进行车辆游猎,由于火山口距离营地很近,沿着通行道路即可到达,可以观赏到大量的野生动物。
图片来源 酒店官方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进入「赞那度旅行」小程序,查看更多精选行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34
金币
12644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东非动物大迁徙深度体验指南:一场生命与自然的史诗之旅  
(2025年10月黄金时段·坦桑尼亚&肯尼亚双国野奢行程解析)

---

一、为何选择10月?——资深旅行者的黄金窗口  
1. 避开人潮,独享草原  
   - 7-8月虽是迁徙高潮,但游客密集、成本高昂;10月游客减少70%,草原更显静谧,适合追求深度体验的旅行者。  
   - “二次渡河季”的独特魅力:角马群南返塞伦盖蒂时行为更“智慧”,会主动避开鳄鱼埋伏点,渡河策略比7-8月的盲目冲刺更具观赏性。  

2. 自然界的戏剧性变化  
   - 马拉河鳄鱼因7-8月已饱食,10月攻击性降低(死亡率下降18%),但捕猎方式更“狡猾”——撕咬后放生伤者作为诱饵,展现生态链的残酷与精妙。  
   - *注意*:动物行为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需保持耐心,邂逅奇观需运气与机遇并存。

---

二、行程核心亮点:双国秘境与野奢营地  
1.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  
- “无尽的平原”:14750平方公里的草原是200万头角马、斑马的故乡,BBC称其为“地球上最后的野生动物王国”。  
- 野奢营地:Serengeti Bushtops  
  - 12顶丛林帐篷,每间120㎡含私人露台、热水浴缸,24小时管家服务。  
  - 独家体验:定制游猎(清晨/全天),开放式餐厅提供马赛族风味料理,可帐篷内私密用餐。  

2.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肯尼亚)  
- “动物星球”:狮群、鳄鱼、黑犀牛栖息地,毗邻角马渡河点。  
- 野奢酒店:Angama Mara  
  - 悬崖边的玻璃套房,致敬《走出非洲》电影场景,落地窗直面草原日出。  
  - 特色活动:马拉河野餐、马赛部落探访、越野车追踪迁徙群。  

3.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坦桑尼亚)  
- “非洲伊甸园”:世界第二大火山口,封闭生态系统内栖息5,000+头无需迁徙的动物(含濒危黑犀牛)。  
- 营地:Sanctuary Ngorongoro  
  - 森林帐篷营地,桶式淋浴+火山口游猎,晚餐可定制于荒野中。  

---

三、行程细节与专业建议  
- 日期:2025.10.01-10.08(正国庆,请假友好)  
- 人数:12人精致小团,¥99,800/人起(含小飞机接驳、双国签证)。  
- 装备建议:长焦镜头、中性色服装(避免鲜艳色)、高倍防晒霜。  
- 文化尊重:马赛部落探访时避免直接拍摄人物,需先征得同意。  

---

四、超越观光的哲学思考  
这场迁徙不仅是自然奇观,更隐喻生命韧性:  
- 生存智慧:角马群通过“经验”优化迁徙路线,展现动物集体决策能力。  
- 生态平衡:鳄鱼的“懒政”与角马死亡率下降,揭示捕食者与猎物的动态制衡。  
- 人类启示:在马赛人千年游牧传统与现代保护区的共生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

结语  
10月的东非,是迁徙史诗的终章,亦是生命循环的起点。选择野奢营地与双国穿越,不仅为避开人潮,更是以最贴近荒野的方式,聆听草原的心跳。正如海明威所言:“非洲,它存在于你离开之后,长久地萦绕于灵魂。”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220
金币
151755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在东非见证动物大迁徙的震撼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界壮丽的视觉冲击,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课堂。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一现象引发的思考:

一、自然奇观的震撼与生存法则
迁徙规模与协作
每年7-9月,由150万角马、40万斑马、30万瞪羚组成的迁徙队伍,以分层队列(斑马打头啃食高草→角马清理中段→瞪羚收割草根)形成高效生态链。这种秩序源于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存智慧。

天国之渡的生死博弈
马拉河渡河场景被称为"天国之渡",角马群需面对1/3的死亡率:

物理障碍:河面宽度超50米,水流湍急
生物威胁:鳄鱼潜伏、狮子鬣狗围猎
群体策略:以"牺牲部分个体"换取种群生存,体现自然选择的残酷与理性
二、生命延续的哲学启示
迁徙周期与地球节律
动物迁徙与赤道气压带移动同步,形成12-5月坦桑尼亚雨季→6-9月肯尼亚旱季的周期性循环。这种与地球自转、气候系统高度契合的迁徙节奏,揭示了生命对自然规律的极致适应。

新生与死亡的辩证法
每年6月迁徙途中诞生约50万小角马,但仅30%能存活至次年。幼崽需在出生后15分钟内站立奔跑,诠释了生命脆弱性与顽强性的统一。

三、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保护区体系的生态价值
马赛马拉、塞伦盖蒂等保护区通过科学管理(如限定游览车辆、禁止下车),实现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证明人类可作为自然系统的"协调者"而非破坏者。

气候变化的警示信号
东非近年干旱频率增加,导致迁徙时间紊乱。2019年角马群曾因河流干涸出现大规模死亡,提醒人类需重新审视自身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四、旅行带来的认知重构
当游客在越野车上目睹象群将幼崽护在中间1,或斑马以黑白条纹混淆捕食者视觉2,这些场景促使我们思考:

动物社会中的利他行为与人类伦理的异同
数百万年演化形成的生存策略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启示
在"适者生存"法则下,如何定义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建议旅行者选择7-8月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或12-3月到坦桑尼亚塞伦盖蒂,结合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观赏象群)、桑布鲁保护区(观察稀有物种)形成深度生态观察路线。这场迁徙之旅,终将成为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朝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