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奇观]南京帝陵知多少?[5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049
金币
13010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47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07) —

最近一直在看帝陵纪录片,从《西汉帝陵》,《大唐帝陵》看到河南巩义的《北宋帝陵》。
感慨良多,不管生前你多么厉害,封王也好,称帝也罢,到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

关于帝陵,我生活的南京应该也能上桌唠几句,毕竟是金陵帝王州嘛。
3100年前的长干古城是南京梦开始的地方,后来吴越争霸,这哥俩都分别搁这建了固城与越城。

直到长江流域的大佬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便由此传开。
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直到孙权把他的东吴朝廷从湖北鄂州搬到了过来,南京从此崛起,中国南方从此崛起。

东吴之后,又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这建都,史称“六朝古都”。
其实早在唐代南京“六朝”之名就很响亮了,大唐第一“旅游博主”李白就多次来南京city walk过了。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就是他登临凤凰台时的喟叹。

六朝之外过了唐朝往后倒倒,他其实是一座“十朝都会”五代十国里的南唐,明朝初期,太平天国,民国都以南京为国都。
这些政权的大领导和小老板们死后也大多葬在南京。
作为一名旅游博主兼历史考古探墓爱好者,我打算按着这个十朝时间线,领着大家探一遍南京帝陵。

东吴—孙权的蒋陵
睡在安徽人老朱旁边的除了马皇后,还有浙江人孙权。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第一朝就是他建立的东吴,从公元229年从湖北鄂州迁到南京,到公元280年孙皓投降西晋,拢共存在了50余年。


如今明孝陵梅花山内就有孙权的蒋陵,两个皇后和太子孙登也葬在附近。
可惜均已无迹可寻,景区内还设了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路过了可以去看看。

关于东吴君臣的墓,南京市周边的有这么几座:
马鞍山朱然墓,当涂天子坟(可能是景帝孙休的定陵),镇江鲁肃墓,太史慈墓;苏州孙策墓,江阴凌统墓。


马鞍山的朱然墓,我在马鞍山那期唠过。
这位老将军的墓是迄今发掘的吴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其中有4件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这咖位相当之高了。

东晋—“南大校园里的神秘帝陵”
东吴之后在南京落户的第二朝便是东晋了。
东晋是西晋皇族南迁后建立的王朝,情况有点类似南宋与北宋,开国帝王是司马懿的曾孙—琅邪王司马睿。

东晋共有十一位皇帝,国祚103年,这些皇帝们死后以血缘亲疏分区葬在南京各地。
估计总结了“汉墓十室九空”的教训,东晋帝陵采取“不坟不树不谒”的策略,既没有隆起的封土堆,又不种植树木为标志,甚至不用后代去祭拜,跟元朝帝陵一样,主打一个玩失踪。

这些藏起来的帝陵也是在近代慢慢被发现,大概分为东陵,北陵,西陵。
晋东陵在富贵山,埋葬了康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这五位皇帝属于旁支血脉。

晋北陵在幕府山南坡的山脚下,只埋了晋穆帝司马聃和何皇后。
晋西陵在鸡笼山,即如今北极阁到鼓楼岗一带,当时这里是东晋皇城的后山,类似于北京故宫的景山。

西陵的等级最高,因这儿埋的是元、明、成、哀四位具有“中兴正统”嫡子身份的皇帝。
其中元帝就是开国皇帝司马睿,1972年从南京大学北园挖出来的东晋帝陵墓,就有可能是他的建平陵(目前还存疑)。


2023年南京大学首次出了东晋帝陵的特展,地点设在南大仙林校区。
开馆时间是周一到周五(10:00—17:00),每日限流50人,入校入馆需要两次预约。

南朝石刻—南京市徽的来历
东吴,东晋之后就是“宋齐梁陈”这四个南朝小朝廷了。
虽然命不长但清一色的汉人政权,嫡传华夏之正朔,妥妥的正统。

南朝帝陵基本分布在三块地方,南京栖霞区,江宁区以及南京附近的丹阳,且具体是陵口,埤城,云阳这三个镇子。

丹阳是镇江的一个县级市,大多人来丹阳只为配眼镜。
不知道它还是南朝齐,梁两代萧姓皇帝故里,这两代帝王死后大都归葬丹阳,如今存有已知帝陵十几处。


而南京的南朝帝陵就没那么多了,但拥有两位狠人。
一是宋武帝刘裕的初宁陵,二是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这二位都是开国皇帝,都是征战无数的一代雄主。

就说说我比较喜欢的刘裕,刘寄奴吧。
在古代上百个帝王里,在我心中有两位比较可惜,一位是五代后周柴荣,另一位就是刘裕了。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老诗人是在写实。
东晋世族门阀大行其道,刘裕出生寒门,没关系没背景,如何开局?一个字,打!

他的一生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妥妥的爽文龙傲天。
两次北伐,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光复洛阳/长安两都,要是再给他年轻几岁,大一统只能说是手拿把掐。

永初三年(422年),刚过完60岁生日的刘裕因病去世(当时他正计划打北魏),葬于初宁陵。
初宁陵位于江宁区麒麟门,历史上多次被盗,地上的陵冢也早已被夷为平地,只剩下神道两旁的双翼天禄与麒麟。


除了几座帝陵,南京更多的是南朝宗亲大臣墓,萧景墓(梁武帝萧衍的堂弟),他神道旁的石辟邪,你或许会眼熟。


其实它就是南京市徽的原型,即南京南站进站口的那只“大狮子”。
“辟邪”是神话中一种象征祥瑞辟邪的神兽,长得像狮子但又带一对翅膀,在墓前常与天禄,也就是貔貅作搭配。

萧景墓往东边走有有萧憺,萧恢,萧秀,萧融墓等,也都是妥妥的“国三”。
南师大学则路旁边,则有一座萧宏石刻公园,萧宏是梁武帝的六弟,史书上记载他“貌美而柔懦,北魏称之为萧娘”。

南唐二陵—李煜他爸和他爷
我早年间迷过一阵子李煜的词。
他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无奈,写“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山河”的悲歌,写“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国破之痛。

李煜除了是个词人,还有个特殊的职业—皇上,准确来说是“江南割据集团”的最后一位小老板。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藩镇割据,是个军阀有点兵力就敢登基称帝,一时之间中原地区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

五代十国形势图 后周时期
中原地区之外则出现了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小政权,这便是历史上无比混乱的“五代十国”。

简单做了个表格,混个眼熟~
其中十国里的南唐就在南京,彼时叫作江宁,李煜是后主,他爸是中主,他爷爷是南唐开国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作为南京唯一开放地宫的帝王陵,二陵的位置很偏,位于江宁区牛首山南边的祖堂村,没有地铁,但有公交往来。


所谓“二陵”即是李煜他爹李璟的顺陵,以及他爷李昪(bian)的钦陵。
至于他本人则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军队带回了开封,最后被赵光义毒杀,葬在了洛阳邙山。

李昪在位时,国力强盛,所以他的钦陵规格比最高。
走过墓门,墓道两旁有好几间墓室是摆放陪葬品的地方,虽然被盗过,但也出土了不少文物,如今藏在南京博物院中。


前中室为砖砌,后室为石筑,仿木结构的斗拱漆有彩绘。
上有二龙戏珠,门口有武士石雕,地板上有河流山川,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了中主李璟的顺陵,此时由于国力转弱,消费明显降级了,砖结构的主侧室规模变小了许多,装饰也是简朴了不少。


说是南唐二陵?其实是三陵。钦顺二陵于1950年发掘,60年后文保局又发现了第三座陵墓,即李煜早逝大周后的懿陵。


太平天国—挫骨扬灰的天王
最后还有特殊的太平天国,一次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广州人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造反,两年后攻下南京,并给他改了个霸气的名字,天京。


可惜该公司思想水平不够,业务不太熟练,加上搞窝里斗。
1872年,随着翼王石达开的大将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有限造反公司”宣告破产,历时十四年。

夫子庙附近有个瞻园,太平天国时期当过东王杨秀清王府,如今设了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对了瞻园本身就值得逛逛,毕竟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历史上当过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明朝第一猛将徐达的中山王府,清朝时江南布政使也是搁这办的公。



洪秀全的天王府遗址就在今天的总统府内,当时是在清代两江总督府址的基础上修建的。
1864年,51岁的洪秀全病逝葬于天王府御苑中,也就是今天的总统府东花园。


可后来湘军攻占南京,曾国藩挖了他的坟,“取尸焚灰,和以火药,入炮轰散”。
这位耶稣的亲弟弟,上帝的二儿子,最终以化为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方式去见了他的上帝爹地。

虽然没有太平天国帝王墓,可将领墓倒是有一座。
即鼓楼区归云堂小区里的曾水源墓,他是太平天国元老,参加过最早的金田起义,官至天官正丞相,妥妥的公司高层了。

曾水源墓是中国唯一一座太平天国重要人物的墓葬。
因为百分之九十九都被湘军给刨了,他能幸存只是因为他爸取的好名字以及古人迷信。

当时湘军带头人是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他们认为“曾水源”暗合“曾氏家族风水之源”,他们也姓曾,怕掘墓后坏自家风水,这才罢手。

至于明朝,民国这两代,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明孝陵以及中山陵了,我在钟山那期已经唠过他们俩,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昨天 20:5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049
金币
13010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49
  南京帝陵探秘:历史的风尘与帝王的归宿

  在上文的带领下,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从东吴到太平天国,逐一探访了南京这座“十朝都会”的帝陵。每一座陵墓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段故事都诉说着帝王的辉煌与落寞。

  东吴:孙权的蒋陵与南京的崛起

  上文提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历史地位是从孙权建立东吴并迁都南京开始的。孙权的蒋陵如今虽已无迹可寻,但明孝陵梅花山内的纪念馆仍让我们得以缅怀这位东吴大帝。同时,上文还介绍了周边东吴君臣的墓葬,如朱然墓等,这些墓葬不仅反映了东吴时期的政治格局,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东晋:南大校园里的神秘帝陵

  东晋时期,南京再次成为都城,上文详细描述了东晋帝陵的“不坟不树不谒”策略,以及近年来南京大学东晋帝陵特展的盛况。这些帝陵的发掘和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东晋皇室的丧葬制度,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南朝:石刻与南京市徽的渊源

  南朝时期,南京的帝陵又有了新的特色。上文提到了南朝石刻,特别是萧景墓前的石辟邪,它不仅是南京市徽的原型,更承载着南朝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这些石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南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唐:二陵的兴衰与文物珍藏

  南唐二陵,即李昪的钦陵和李璟的顺陵,上文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和出土文物。这些陵墓不仅反映了南唐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也展现了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水平。特别是上文提到的懿陵的发现,更是为南唐历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挫骨扬灰

  最后,上文提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天王洪秀全。他的天王府遗址如今已成为总统府的一部分,而他的陵墓却遭遇了湘军的破坏。上文通过讲述洪秀全墓葬的遭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总结

  通过上文的带领,我们仿佛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南京帝陵之旅。这些帝陵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帝王的梦想与遗憾,也见证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兴衰与变迁。感谢上文的详细解答和精心安排,让我们得以如此深入地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05-07 13:5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561
金币
15498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06
关于南京的帝陵,这座“十朝都会”确实承载了丰富的帝王文化,结合历史脉络和现存遗迹,可以分阶段梳理如下:

一、早期奠基:吴越争霸与城池雏形
南京的建城史可追溯至3100年前的长干古城(今中华门一带),而吴越争霸时期(春秋战国),南京地区成为军事要塞:

固城:吴国在南京高淳区修筑的军事堡垒,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城池之一,现存遗址为固城湖边的“楚王城”。
越城:越国灭吴后,范蠡在秦淮河畔建越城(今长干里一带),作为控制江淮的据点,标志着南京从军事据点向城市过渡。
现状:两城均为土筑,未发现明确陵墓遗存,更多体现早期政治军事布局。

二、六朝辉煌:帝陵群与隐蔽葬制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帝陵分布广泛但多隐秘:

东吴:孙权蒋陵

位于明孝陵梅花山,是南京现存唯一明确记载的东吴帝陵。孙权与皇后、太子合葬,但地表无封土,仅存纪念馆。
周边有东吴贵族墓: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木屐等禁止出境文物)、苏州孙策墓等。
东晋:隐秘的皇家陵区

晋东陵(富贵山):康帝、简文帝等5位旁支皇帝葬地,1972年南大北园曾发掘疑似晋元帝陵(建平陵)。
晋北陵(幕府山):仅葬穆帝及皇后,地表无标识。
晋西陵(鸡笼山):开国皇帝司马睿陵寝,与皇城后山融为一体。
南朝:石刻与雄主之墓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江宁区):开国雄主,曾北伐收复中原,陵前石刻为南朝艺术代表。
陈武帝万安陵(江宁区):仅存石兽残件,见证南朝最后一代兴衰。
萧景墓辟邪:梁武帝堂弟墓前石兽,成为南京市徽原型(南京南站标志)。
三、明朝鼎盛:明孝陵与风水政治
明孝陵: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陵,开创明清帝陵形制。选址紫金山,融合“北斗七星”布局,体现“皇权天授”思想。
明东陵:朱元璋长子朱标陵寝,位于孝陵东侧,毁于清代,近年复建部分建筑。
明皇陵(安徽凤阳):朱元璋为父母修建的衣冠冢,虽不在南京,但反映其家族观念。
四、其他时期:短暂都城与近代遗存
南唐二陵(江宁祖堂山):烈祖李昪、中主李璟陵墓,地宫壁画保存完好,但常被忽略。
民国中山陵:虽非帝陵,但孙中山陵寝延续了南京作为政治象征的传统。
总结:南京帝陵的特点
隐蔽性:六朝帝陵“不坟不树”,避免盗扰(如东晋)。
艺术性:南朝石刻、明孝陵神道体现建筑与雕塑巅峰。
政治象征:从孙权到朱元璋,陵墓选址均强化政权合法性。
若想深入探访,推荐路线:明孝陵(孙权纪念馆)→ 南唐二陵 → 江宁南朝石刻 → 南大晋陵特展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