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551814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2:文化内涵(6)。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雨闻。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虽然杜甫的这首诗主要咏叹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其中也融入 .. (2025-09-06 20:50)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3:文化内涵(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通过共工触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深刻感悟。 (2025-09-06 20:50)
UID: 49709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4:文化内涵(8)。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用共工触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n .. (2025-09-07 08:25)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5:文化内涵(9)。结论1:共工怒触不周山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它象征着力量、反抗和无畏精神,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这一故事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 (2025-09-07 08:25)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6:文化内涵(10)。结论2:从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沉郁,到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愤懑,共工神话中的抗争、悲剧与宇宙意识,始终在文学长河中暗流涌动,成为文人抒发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隐形载体。 (2025-09-07 08:25)
UID: 309051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7:文化内涵(11)。结论3:这种影响的间接性,恰恰体现了神话原型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它不再是具体的故事,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符号,持续滋养着中国文学的精神世界。 .. (2025-09-07 09:39)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8:艺术表现(1)。共工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在早期文献中被描述为“人脸蛇身,红头发”,这一形象常出现在古典插画和版画中,如《山海经》相关插图,强调其神性与原始力量。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丰富的体现,涵盖了绘画、雕塑、戏曲、文学等多 .. (2025-09-07 09:39)
zjjwjiang: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69:艺术表现(2)。①绘画艺术A:在绘画艺术中,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场景常被描绘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展现了共工的怒火和力量,以及不周山的崩塌。例如奚阿兴的《共工触山》,通过木刻版画的粗犷线条与油画光影结合,展现共工战败后怒触不周山的戏剧性场 .. (2025-09-07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