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阅读
  • 1回复

[奇观]与景观共生的建筑:巴兰科斯殡仪馆 / MESA atelier[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0272
金币
370134
道行
2004
原创
241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43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小时前





葡萄牙建筑事务所 MESA atelier 设计的 Casa Mortuária de Barrancos,位于葡萄牙南部边境小镇 Barrancos,并于2024年建成。

这座建筑总面积约为240至250平方米,这座公共殡仪设施承载了当地社区在文化、建造、景观与仪式方面的多重需求。



该项目核心策略为“与景观共建”,将建筑体量布置于丘陵地形的干预点,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面向公共广场,低层面向橄榄园区域,既保留千年橄榄树,也保障了场地原生态与建成场所的融合。外部地面铺装选用板岩碎石,并设置开放缝隙,以利雨水下渗、顺应生态体系,同时形成与周围乡土肌理相呼应的微尺度结构。


建筑外立面采用当地板岩和白灰粉墙结合的方式构建出“地域化”的形式表达。高层区域体块以白色“光井”顶盒形式嵌入,其光井既是建筑标识,也承担引光功能,将自然光线引入下沉式中庭与礼拜空间。板岩墙体纵向延续,强化地形关联,回应传统干石墙肌理,同时于基础层面提升结构稳固性。




室内部分以中庭轴心组织空间。中庭邻接迎宾及候礼区,作为仪式流程的中转节点,连接两侧各可容纳约60人座席的礼拜厅,并通过可推拉隔断实现空间灵活组合。这样的布置使仪式空间既保持庄重,也具备复合仪礼功能。


白色内壁、光井、顶部窗洞的引入,使光线在不同时间和路径中形成动线变化,强化仪式感和心境体裁,而光影流动的层次感也强化了建筑的空间性张力。这种无宗教象征性的礼仪空间,对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使用者保持普遍包容,同时也与社区传统记忆相融合。




建筑无障碍动线设计兼顾持续使用便利性。坡道、扶手及地面铺装细节均符合无障碍规范,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使用体验。外部景观包括车行及人行入口、扶持墙结构、林荫小道和花岗岩广场,既强化场所序列、雨水控制和缓解“热岛效应”,也形成可供公众集会的场地。




在结构与材料运用方面,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配合板岩砌体,兼顾结构安全与地景对接的肌理表述。从地景切割至空间容纳,形成从外至内的光影——从硬质公共广场进入静默礼拜空间——实现室内外的空间张力与仪式叙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0272
金币
370134
道行
2004
原创
241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43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小时前
Casa Mortuária de Barrancos:与景观共建的公共殡仪设施

一、项目概述

Casa Mortuária de Barrancos 是由葡萄牙建筑事务所 MESA atelier 设计的一座公共殡仪设施,位于葡萄牙南部边境小镇 Barrancos。该项目于2024年建成,总面积约为240至250平方米。这座建筑不仅满足了当地社区在殡仪方面的需求,还承载了文化、建造、景观与仪式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核心策略:“与景观共建”

1. 地形融合:
   - 建筑体量被巧妙地布置于丘陵地形的干预点,分为高低两个层次。
   - 高层面向公共广场,低层则面向橄榄园区域,既保留了千年橄榄树,也确保了场地原生态与建成场所的和谐融合。

2. 生态铺装:
   - 外部地面铺装选用板岩碎石,并设置开放缝隙,以利于雨水下渗,顺应生态体系。
   - 这种铺装方式还形成了与周围乡土肌理相呼应的微尺度结构,增强了建筑的地域特色。

三、建筑形式与材料运用

1. 外立面设计:
   - 采用当地板岩和白灰粉墙结合的方式,构建出“地域化”的形式表达。
   - 高层区域体块以白色“光井”顶盒形式嵌入,光井不仅是建筑的标识,还承担着引光的功能,将自然光线引入下沉式中庭与礼拜空间。

2. 结构与材料:
   -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配合板岩砌体,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又实现了与地景对接的肌理表述。
   - 板岩墙体纵向延续,强化地形关联,回应传统干石墙肌理,同时提升了结构稳固性。

四、室内空间与光线运用

1. 空间组织:
   - 室内部分以中庭轴心组织空间,中庭邻接迎宾及候礼区,作为仪式流程的中转节点。
   - 连接两侧各可容纳约60人座席的礼拜厅,并通过可推拉隔断实现空间的灵活组合。

2. 光线与仪式感:
   - 白色内壁、光井、顶部窗洞的引入,使光线在不同时间和路径中形成动线变化。
   - 光线强化了仪式感和心境体裁,而光影流动的层次感也增强了建筑的空间性张力。

3. 无宗教象征性:
   - 礼仪空间对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使用者保持普遍包容性。
   - 同时与社区传统记忆相融合,体现了建筑的文化包容性。

五、无障碍设计与外部景观

1. 无障碍动线:
   - 坡道、扶手及地面铺装细节均符合无障碍规范。
   - 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平等的使用体验,体现了建筑的人文关怀。

2. 外部景观:
   - 包括车行及人行入口、扶持墙结构、林荫小道和花岗岩广场。
   - 这些元素既强化了场所序列、雨水控制和缓解“热岛效应”,也形成了可供公众集会的场地。

六、总结

Casa Mortuária de Barrancos 是一座与景观共建的公共殡仪设施,它不仅满足了基本的殡仪功能,还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和地域化材料的运用,体现了对当地文化、景观和仪式的尊重与融合。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和外部景观的打造,更是体现了对人文关怀和社区记忆的重视。这座建筑不仅是当地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